【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胡強)中國移動此前在OPhone上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對OPhone規范過多、過于封閉,并且在OPhone開發過程中過于強勢,而沒有給予產業鏈廠商自由開發空間,導致終端廠商積極性不高。
“中國移動將成立OPhone創新聯盟,本著開放開源的策略,希望越來越多的產業鏈企業都參與其中。”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的一番話再次把OPhone推到輿論的中心。只是此時的OPhone已經不再像一年前那么風光,消極、質疑的聲音開始不絕于耳。
并不意外的是,OPhone確實沒有達到預期的發展目標。來自賽迪顧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OPhone總銷量為33.3萬部,這和當初年銷量百萬的目標相去甚遠。
“今年以來許多終端廠商都擱淺了OPhone項目,這其中包括三星、聯想這些核心的OPhone終端廠商。”知情人士向《通信產業報》(網)報記者透露,今年初中國移動曾經制定全年發展30款OPhone的目標,但是截至目前,上市銷售的OPhone依然不足10款。
市場的蕭條背后,隨之而來的是中國移動對OPhone補貼的減少,這一度讓業界產生中國移動即將放棄OPhone的猜測。雖然中國移動方面并不愿意承認這點,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移動正在對OPhone策略進行微調,這既包括不再給OPhone提供偏袒性政策,例如已經開始支持終端廠商研發Android系統TD手機。當然,也包括中國移動研究院開始考慮利用新的方式推動OPhone的創新和發展。
市場:OPhone陷入低迷
今年以來,智能手機的火熱程度不言而喻,但是OPhone的銷售情況卻與此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近日,市場調研機構賽迪顧問的報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共銷售2220.3萬部,其中OPhone僅占1.8%,約33.3萬部。
此前,播思曾預期今年要實現100萬到200萬的銷量目標,但是三個季度僅三十萬的銷量成績顯然離目標太遠。
更為糟糕的情況是,低迷的不只體現在銷量層面,終端廠商也開始紛紛擱淺OPhone。今年以來,當初高調加入OPhone陣營的終端廠商紛紛開始不看好OPhone發展,甚至擱淺已經上馬的OPhone項目。
曾經在OPhone市場投入最大的三星突然對OPhone喊停。“今年三星就突然擱淺了四五個OPhone項目。”一位接近三星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而最早推出OPhone的聯想和LG也陷入了兩難境地。早在兩年前,聯想就開始跟隨中國移動、播思共同研發OPhone,據聯想相關負責人透露,這兩年在OPhone中的投入早已過億,收入卻始終不敷出。而在今年初就已經上馬的O3(移動第二部OPhone的代號)項目至今卻逐漸失去消息,并不排除“流產”的可能。
至此,OPhone正逐步被終端廠商孤立。但是在終端廠商看來,其實真正要“孤立”OPhone的不是終端廠商,而是中國移動。
補貼:救急不救窮
2009年8月31日,中國移動高調發布OPhone平臺時曾經許下諸多諾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給OPhone提供高額的話費補貼。以當時發布的第一款OPhone聯想O1為例,雖然售價高達4000元,但其補貼比例卻高達50%。而在后續的多款三星等廠商的OPhone中補貼更是高達 3000元左右。
然而,意外的是,高額補貼并沒有換來用戶的增加,OPhone銷量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隨之而來的卻是漫天的指責和質疑。
“OPhone所表現出來的很多硬傷包括:兼容性不夠、穩定性不夠、UI不夠創新”,一位應用開發者指出,OPhone相比Android手機的弱點在于,系統不夠成熟的同時又不夠開放。
對比來看,“Android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目前的Android系統都給了終端廠商充分的自由和開發空間,尤其是在UI界面方面,終端廠商有充分的自定義空間,例如摩托羅拉有自己的BLUR,HTC有自己的sence等等。”上述開發者指出,OPhone不受歡迎并非因為其不夠完善,而是因為中國移動表現的過于強勢,并且不允許終端廠商對UI等重要環節進行改動,甚至對手機的硬件配置都有明文要求。
而從根本上來說,這其中的許多問題還不應該完全歸咎于OPhone平臺,硬件和產業鏈同樣難辭其咎。
“做一款手機操作系統絕對不是單獨靠中國移動,或者單獨依靠播思就能夠成功的,關鍵還在于產業鏈的協同和支持。”播思公司常務副總裁王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OPhone所表現出來的業績不應該完全歸咎于系統本身,例如TD終端硬件層面的問題同樣是拖累OPhone銷售的重要因素。
據目前OPhone用戶普遍反映,死機、待機時間短、穩定性差、速率不穩定、應用少都是OPhone難以回避的問題。
不巧的是,今年以來,中國移動開始面臨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發展TD用戶數成為當務之急。這使得中國移動把大部分資源都向中低端傾斜。例如剛剛完成的600萬千元TD手機招標就耗費中國移動近60億元資金。
另一則關于中國移動即將支持終端廠商開發Android系統TD手機的消息更給OPhone一記重擊。
至此,如果OPhone的發展還完全寄望于政策傾斜,或者直接說是資費補貼,那么OPhone就或許已經宣告失敗。
革命:不成功便成仁
“市場競爭、同質優先。”這是中國移動總經理李躍上任后給OPhone提出的明確要求。他要求OPhone只有達到Android、WindowsMobile等智能手機的水平才可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優先定制權。
此時的中國移動已經意識到,單純依靠中國移動的力量推動OPhone的發展并不現實。新的政策和發展方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醞釀而生:一方面從軟硬件兩個層面提升質量。另一方面從產業鏈角度創新發展方式。
據中國移動研究院人士透露,性能方面,中國移動要求,今后上市的OPhone都必須經過新的可靠性測試(MTBF測試),該測試要求OPhone無故障時間達到200小時以上。這意味著OPhone手機設計水平必須接近甚至達到WCDMA終端的水平。
另外,據播思內部人士透露,中國移動研究院正攜手播思加快新的OPhone平臺的開發,OPhone3.0平臺最快將在明年推出,而OPhone3.0的最大特色是將加入裸眼3D技術,這在目前的所有手機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這些顯然還并不足以完全“激活”OPhone平臺。
OPhone創新聯盟的成立,則正是以創新的名義,向終端廠商開放,讓產業鏈的每一個成員都參與OPhone的開發,甚至給予終端廠商自主定義空間,例如UI設計,進而從根本上激發終端廠商開發OPhone的積極性。
這樣做的好處是把OPhone打造成產業鏈的成果,而不僅僅是中國移動的產品。
當然,不可否認,這在一定程度違背了中國移動開發OPhone平臺的初衷,但是反過來說,創新往往就是一場革命,是斷臂求生,如果中國移動還是不放下當初的理想,則很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滿盤皆輸。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