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能補貼不叫座 算上補貼仍然高出一截
發表時間:2012-07-04 點擊量:1211 來源:
盡管國家對可享受節能補貼的五大類家電的數千個型號目錄全都趕在了端午節前公布,但廠家和商家所期盼的端午小長假的家電銷售小高峰并沒有到來。
記者從北京地區多家賣場了解到,雖然節能補貼政策使從年初就開始極度低迷的家電市場有所好轉,但成效不如預期,也不及此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時那樣受到追捧。
現場:
火爆購買場面未現
連續幾天在回龍觀、清河、聯想橋等地區主要家電賣場中發現,無論是銷售人員還是消費者對于節能家電的興趣不大,沒有出現此前以舊換新時那種爭相購買的火爆場面。
調查顯示,端午節期間賣得最好的產品就是空調和彩電。賣場工作人員認為這其中節能補貼刺激作用甚微,因為“空調的熱銷與前一段北京氣溫驟然上升很有關系,而彩電則與歐洲杯的熱播以及高考結束關系密切。從多年來的銷售來看,都是這種規律”。
而讓人意外的是,記者發現,能夠享受補貼的節能家電產品比想象要少,通常一個品牌的空調展位中,展示的十臺樣機中只有三五臺貼有補貼標識。彩電的補貼品種相對較多,但也大約只占到一半。而很多品牌的促銷員對推銷節能家電也并不積極。
更讓人奇怪的是,不少品牌促銷員甚至主動表示買節能家電并不合算。某品牌的一名空調促銷員給記者算賬,“這臺節能空調比普通空調要貴2000多元,就算補貼400元還要多花1000多元呢,用多少年才能省出這些電費!”
促銷員:算上補貼仍比普通家電高出一截
當記者詢問節能家電的情況時,一些促銷員甚至不推薦節能家電,這位促銷員私下吐槽稱,“其實節能產品價格較高對我們的業績也好,我們也希望多賣些。但實際情況是向十位顧客推薦節能空調最終可能只有一個人會買,其他人轉過來還是會買價格便宜的,所以我們還不如直接推薦普通空調省些口舌。”
記者看到,一些消費者認為節能家電的價格都偏高,即便算上補貼款之后仍然比普通家電高出一大截。以2匹空調柜機為例,普通產品的價格在四五千元,而節能型產品要七八千元,在3000元左右的價差面前,300多元的補貼確實顯得有點少。
對此,賣場的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節能補貼對家電的補貼力度大約在8%至10%,不僅低于此前家電下鄉的13%,而且由于多是一些價格偏高的機型,即使算上補貼價格仍然比普通家電價格高出不少,影響了很多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廠家:補貼款尚未到手
“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空調補貼,由于從2008年開始國家已經先后對家電行業實施了三輪刺激政策,很多家庭的家電消費已經超前了,所以這次新的政策刺激作用已經不那么明顯了。”廣東某空調企業的市場部負責人這樣分析。
“套用房地產的話說,從去年下半年起的家電消費已經不再是"剛需"了,很多家庭是沖著"補貼"才給家里換新電器的!”他告訴記者,其實這也正是很多大型家電企業所擔心的“補貼依賴癥”。家電行業本來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是在市場中自由競爭,而一旦染上“補貼依賴癥”對行業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事實上,記者的調查也顯示,目前消費者對這種依賴已經有所反應,“沒有更大力度的補貼已經提不起購買興趣”。其實,包括美的、格力等大型空調企業之前都曾表示不希望再出臺新的補貼政策,還是讓企業在市場中實現自我修復功能更好。
另據記者了解,此次節能補貼是將財政資金按月預付給廠家,由廠家直補給消費者。
但記者昨天從一些家電企業了解到,雖然節能補貼政策從本月初已經啟動,但本月的補貼款尚未發放到廠家手中。目前對于購買補貼家電的消費者,全都是由廠家或者商家自行墊款支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廠家和商家推廣節能家電的積極性。
消費者:高端家電偏多選擇余地小
那么,消費者是出于什么原因不愿意買有補貼的節能家電?
一位打算買燃氣熱水器的顧客告訴記者,能夠享受節能補貼的只有一級能效產品,目前在市場上售價至少在3000元,即便算上300多元的節能補貼,還是要貴上一倍左右。
對此,某熱水器品牌促銷員告訴記者,由于這次對燃氣熱水器的補貼門檻定得非常高,只有冷凝式產品能達標,而這種產品本來就是市場上的高端產品,平時市場份額只有10%左右。“就算依靠補貼能把銷量翻番,也不過才是20%的份額,注定只有少部分消費者能夠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