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之后,空調能效、節能補貼新政如期執行。新政執行一周有余,《每日經濟新聞》發現市場價格開始普遍出現緩慢小幅的上漲。來自連鎖賣場的信息顯示,國產、合資品牌空調均價分別上漲了15%和10%左右。
不過,或許這只是開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漲幅還只是各廠家對于市場接受度的試探,屬于緩沖性質。加上空調業進入旺季后呈現的“結構性缺貨”現象或助長該趨勢,預計端午節后將形成新一波的漲價動作。
空調價格緩漲
時隔十多天,周末走進家電賣場,就會發現空調柜臺前已不像6月之前那般熱鬧了。多家賣場的促銷員告訴記者,“六一”當天漲價的品牌還不算多,但之后的一兩天內就陸續地接到了調整價格的通知。
多家連鎖賣場傳來的消息顯示,從6月第一周情況看,各空調品牌的漲價方案都已明確 (停止促銷活動或直接上調零售價格),陸續開始調整價格。進入到第二周,所有品牌涉及9成以上“補貼縮減型號”都已漲價完畢。
終端價格的變化在“兩千元分水嶺”上的表現頗為直觀。《每日經濟新聞》發現,以市場需求量最大的1.5P掛機為例,在“六一”之后,很難再找到低于2000元的機器。
來自賣場的統計信息也對此給予了證實。記者從上海蘇寧獲得的數據顯示,國產品牌空調均價上漲幅度約15%,合資品牌空調則為10%左右。
細化的數據顯示,大多數品牌單臺的價格漲幅都在300元以上,其中,國產陣營里格力每臺漲幅約為300元~600元,海爾為400元以上,志高為300元~800元;而在合資品牌陣營中,大金漲幅約單臺150元~400元,日立約為400元,惠而浦則為200元~600元。
海信科龍[3.22 -4.73%]空調上海總經理王學斌表示,他們的做法是對于標價未作調整,但補貼額大幅下降之后,實際終端售價也隨之上升。美的上海銷售公司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美的定頻空調均價上漲了35%左右。志高空調公關總監黃通華表示,他們確已在“六一”前后發出了調價通知,“整體產品線平均漲幅10%以上”。
漲價壓力未完全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空調價格的調整遠不及此前業內人士所預測的“普遍將達20%~35%。”
這包括多重原因,首先是各家品牌的銷售公司或經銷商對于漲價仍心存忌憚,擔心率先上漲或漲幅過大而失去市場份額。
“這個漲幅也僅是緩沖性質的,沒有完全釋放廠家的漲價壓力,”蘇寧電器[11.52 1.05%]副總裁凌國勝如是說。
其次,家電連鎖渠道對價格的調控也起到了一定阻遏效果。如上海蘇寧設置了半個月的緩漲周期,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欲將空調價格維持在此前水平。
此外,對于“看天吃飯”的空調行業而言,各地入夏后的氣溫也將直接左右價格的走勢和銷量的變化。比如上海地區近日以來一直較為涼爽,這也將抑制價格的上行。
不過,黃通華告訴記者,目前已出現了旺季供貨緊張的苗頭,部分暢銷型號供應吃緊將導致其價格呈現堅挺態勢。美的電器[12.04 1.60%]副總裁王金亮也表示,美的空調的供應也開始出現“結構性缺貨”,緊張態勢到8月底之前都難緩解。據此,數位空調業內人士預測,端午節后空調價格或將迎來新的一波上調。
變頻空調抬頭
空調均價上行的同時,變頻空調銷售開始抬頭。
國家的節能惠民政策補貼的是定頻空調,“六一”之后,定頻空調價格上揚,定頻與變頻之間的差價由原先的近20%拉近至10%左右,這也將使得不少消費者轉向購買變頻空調。
上海蘇寧的數據顯示,變頻機占比上有些微妙的變化,5月份占比為55%,6月份第一周占比60%,變頻機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上述美的上海銷售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由于變頻空調的銷量明顯走高,所以總體銷售額并沒有太大變化。“變頻空調的銷售額周環比上升了16%左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補貼、能效新政執行之后,目前市場上能銷售的較低能效的空調產品反而受歡迎了。一位家電連鎖渠道的人士解釋稱,新三級能效機型雖沒有補貼但會成為生產和消費的主力,因其制造成本相對較低,而1、2級能效的空調制造成本相對高,接近于變頻機,因此,新3級產品受歡迎也就不足為怪了。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