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悅潼)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硅谷科技產業分析與市場咨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 Inc.的首席分析師本·巴賈林(Ben Bajarin)撰文,指出了亞馬遜不應當進軍硬件業務的理由。該文章內容如下。
可以想像,今天的專欄文章將會激發大量的爭論。
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也想知道亞馬遜為何應當進軍硬件業務領域。起初我認為這種觀點會非常有意義。我對Kindle Fire平板電腦的期望是,此款設備可能是對亞馬遜軟件、硬件和亞馬遜零售服務的最可能的有效補充,無論是對實體零售店還是數字媒體銷售等而言都是如此,但事實上,Kindle Fire并非能夠完成這些任務的更好的平板電腦產品。事實上,在多數情況下,對使用多數亞馬遜服務的消費者而言,將有更多的設備比Kindle Fire好得多。
因此,如果亞馬遜無法幫助消費者打造出最好的設備來使用和消費該公司的服務,那么,亞馬遜為何還要進軍硬件業務領域?這就是個問題。在亞馬遜向我展示該公司能夠制造出一流的硬件設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消費其服務的最佳設備之前,我將會一直提出這樣的問題。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我認為,消費者硬件產品總是一種短期價值的產品。隨著我們越來越近地接觸到完全功能的云計算和基于瀏覽器的計算服務,硬件也就非常簡單的充當起用戶使用云計算服務的實際入門載體。我此前曾經多次說過,但我認為,互聯網就是展示未來的平臺。
當然,硬件仍將繼續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硬件制造商也從硬件業務中獲得可觀的利率,但是他們只是少數,而非絕大多數。如果一個公司只以硬件業務為生,那么該公司未來的道路一定充滿更多的不穩定因素,甚至崎嶇難行。
最初來看,對亞馬遜而言,一種獨特的硬件或許會更有意義,特別是將此硬件作為開戶用戶使用該公司云服務的入門手段之時。但是,我越是使用非Kindle Fire設備來消費亞馬遜的服務,我就越多地認為——亞馬遜不應當進入硬件業務領域。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多種不同的設備和軟件平臺,我也以此來試驗了大量不同的產品和技術。我知道這可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我仍然能夠從亞馬遜應用和Kindle應用上找到了一些巨大的價值,這些價值能夠讓我在所選擇的一切設備上使用亞馬遜的服務。
當然,這也正是亞馬遜想要看到的。亞馬遜想要我必須購買該公司的硬件來使用其服務,這一點當然不可能。相反,亞馬遜只是要求我使用該公司的服務,然而這種戰略需要延伸至亞馬遜的更多服務之中。就以亞馬遜的Amazon Prime服務為例,此服務可以提供類似于Netflix流電影和電視劇節目。那么,亞馬遜為何沒有更多地把Amazon Prime整合到其應用之中呢?亞馬遜銷售的其它類型的媒體服務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亞馬遜為何不打造應用從而將其媒體服務拓展到盡可能多的設備之中呢?
在我看來,亞馬遜能做的最聰明的事情就是重點是要跨越硬件,并打造完全封閉的應用,讓這些應用在集中于某一個領域但要包括亞馬遜的所有服務。此舉將不僅能夠幫助亞馬遜在硬件方面減少巨大的研發支出,而且還將有利于亞馬遜集中精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更好的服務提供商,而這才是亞馬遜涉足此業務的本質所在。
事實上,我認為,亞馬遜制作極其偉大的應用和亞馬遜制作一些整合其服務的硬件之間并不存在什么差別。有一天,我使用了的Kindle Fire平板電腦,但之后就再沒使用過,然而我一直在使用亞馬遜的服務,而且主要是在蘋果的iPad平板電腦和谷歌(微博)的Nexus 7設備上使用亞馬遜的服務。我是一位亞馬遜的重要客戶,但是,亞馬遜自己的硬件卻沒有成功的吸引我,反倒是其它公司的設備吸引了我。
最后,我要說的是:從根本上來看,亞馬遜應當秉承“工作即將要做”的哲學。消費者將使用亞馬遜的某種硬件來完成什么樣的工作?而且這種工作也是消費者無法通過其它公司的設備來完成的?如果亞馬遜無法充分地回答這一問題,并通過壓價方式(除了便宜之外,因為我認為在成熟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并不喜歡便宜)來推行其產品,那么亞馬遜就不應當進軍硬件業務領域。據此我認為,從更遠的角度來觀看這一行業,那么找到問題的答案并不難。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