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該案在昌平區法院開審。這是目前北京最大規模的一起電信詐騙案。
主犯不認可指控當庭翻案
昨日8時許,數十名被告人家屬在法庭外等候,他們從河北、山西、江蘇等地趕來。9時,準時開庭,25名被告人站成一排(兩名未成年人及1名哺乳期婦女另案處理),擺在公訴人桌上的案卷材料厚達半米,旁聽席上不時傳來家屬的哭聲。
據悉,被告人年齡在19歲至27歲之間,多為初中、高中和大專文化。
檢方指控,仝某、李某、沈某等25人冒充橡果國際公司員工,以免費贈送禮品收取郵寄費、保價費等手段,利用假勞力士手表、假電話充值卡、假汽車加油卡,騙取被害人崔某等5346人共計355.4萬余元。檢方認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錢財,金額分別達到特別巨大、較大,應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庭上,除主犯仝某對檢方指控不認可外,其他被告人均表示認罪。仝某辯稱,自己與另案處理的被告人安某是夫妻關系,安某曾向其要走10萬元稱“開公司”,但他不清楚這些錢用于何處,“后來我才知道她從廣東購買了假勞力士手表,假意送給客戶。被抓時她已經懷孕了,我想幫她分擔罪責,才在公安機關承認自己參與作案的。”
目前,仝某的妻子安某已經生產,正在哺乳期,另案處理。
疑犯分工明確,還有藝名
庭上,被告人均表示在詐騙行動中擔任著話務員、文員等不同職務,分工明確。王某、高某等人擔任話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負責人安某提供的資料撥打客戶電話,向客戶推送禮品,話務員們都有藝名和編號,“是老板(安某)讓取的,她說橡果國際的員工都有藝名”。每個月基本工資在1250元至1400元左右,同時按照銷售額領取5%至7%的提成。
本案昨日未當庭宣判。
■ 講述
“也擔心被騙,但仍想碰碰運氣”
昨日,記者聯系了本案中的多名被害人,多數人不愿回憶被騙時的情況。
“我不想再說了”、“我不相信你的身份”是記者聽到的最多的話。據公訴人介紹,本案被害人遍及多個省市,很多被害人在此次遭遇后對外界都有了抵觸和不信任心理,警方和檢方的辦案過程也異常艱難繁瑣。
安徽宿州市的張先生是被害人之一。據張先生介紹,他于去年接到自稱是橡果國際員工的電話,稱贈送勞力士手表、加油卡等禮品,僅需交納598元郵寄費和保價費,“因為一個朋友正好要去上學,我就想送他一塊手表。”張先生付款后收到了快遞公司送來的包裹,但手表質量很差,“一看就是假表,沒法送人。”
另一名被害人黃先生則表示,當時同意付款是因為禮物聽起來很值,“結果收到的手表質量低劣,加油卡根本不能用。”
“您好,我是橡果國際工作人員,感謝您對電視購物的支持。為了答謝您,特向您贈送勞力士手表、加油卡,您只需支付598元保價費。”被害人柳女士如此復述,因為她此前曾參與過電視購物,所以便沒了戒心,“這禮物聽起來確實很超值,雖然也擔心被騙,但還是想碰碰運氣。”
■ 提醒
貪便宜碰運氣最終導致被騙
檢察官提醒市民,接到此類電話應馬上掛斷
本案公訴人、昌平區檢察院檢察官劉文華表示,被害人數眾多、涉及區域廣泛,根源不僅是騙子的手法新穎,被害人存在僥幸、占便宜心理也是原因之一。
劉文華稱,被告人冒充較有名氣的電視購物公司員工,以成本只有100元的假勞力士為誘餌,配合事先編排好的“話述單”,一步步將被害人引入圈套。而被害人法律意識淡薄,更有人貪便宜、碰運氣,最終導致被騙。加強案件偵辦力度、擴大法制宣傳范圍、提高市民辨別能力,是應對此類詐騙的有效方法。
檢察官提醒市民,接到此類電話應馬上掛斷,不給對方騙人的機會,一旦受騙馬上報警。
本報記者 安穎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