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信(BT)集團的董事主席瑞克爵士(Sir Michael Rake)26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說,在達沃斯的全部話題里,他最關心的仍是“要有一個鼓勵商業投資的環境,同時沒有過度監管所造成的屏障”。
瑞克爵士在產業界德高望重,除了BT主席,他還擔任英國就業與產業技能委員會主席,以及巴克萊銀行和麥格勞·希爾公司的非執行董事。此外,他還是私人控股監督集團指導監督委員會主席和國家安全討論會成員,并曾擔任畢馬威國際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
金融危機后繼續擴張投資
《21世紀》:歐債危機加上英國經濟增長乏力,BT今后幾年的基本戰略是否因此有所調整?
邁克爾·瑞克:我們的總體戰略保持不變。我們希望在遠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業務增長能成為我們全球服務業務增長的一部分。對于信息網絡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在英國的零售業務顯然影響到了我們的增長能力。我們需要學會提高效率,目標是到2014年占到英國市場的三分之二。我們將堅持我們的戰略方針,在接下來幾年中逆風前進。
《21世紀》:會加大海外業務比重嗎?
邁克爾·瑞克:我們全球業務總量約超過200億英鎊,海外部分的全球性業務量約40億英鎊,因此在英國以外的海外業務量目前占到20%- 30%。但接下來我們要實現海外業務雙倍增長,英國國內市場有限,我們以后的收入將主要來自我們全球性服務的海外業務部分。
《21世紀》:BT在中國的業務情況如何?
邁克爾·瑞克:我現在是每年至少去一次中國,到北京,天津,上海或者大連。
我們在亞太地區的總部設在香港,總共有大約5000名員工,在中國地區我們有幾百名員工,分別在大連、北京和上海工作,主要是為一些全球性公司——包括中國聯通(微博)、中國電信(微博)和中國移動(微博)——管理他們的全球性網絡。
我們相信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公司走向國際化,而我們可以為那些國際化的公司在全球范圍里管理他們的全球性通信網絡,我們在中國大陸的擴張計劃是增加20%的員工數量。
《21世紀》:你覺得BT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同業中處于什么位置?金融危機后是否收縮了這方面的投資?
邁克爾·瑞克:我們的投資沒有在收縮而是在擴張,我們有3000人的主要研究團隊在伊普斯威奇,在西海岸(美國)我們有研究中心,在大連我們有研究中心,在阿布扎比有我們合資的研究中心,到2014年我們在研究上的投資將從25億英鎊滾動到大約50億英鎊。我們的光纖鋪設計劃也許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每三個月我們的光纖鋪設面積相當于整個新加坡的面積,在光纖的鋪設和發展上我們絕對應該是領先世界的,同時在很多與安全相關的領域我們也是領先世界的。
下一場ICT產業革命
《21世紀》:在全球“大轉型”的趨勢下,能否描繪一下你眼中的ICT產業(信息、通信和技術)未來前景?
邁克爾·瑞克:我認為我們需要下一場ICT革命,在西方經濟體尤其如此,因為需要提高生產力——他們不能同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社會觀進行競爭,因此在西方經濟體需要高出很多的生產力,就只能是基于雙向的勞動力市場改革。以西歐國家甚至美國的社會條件,類似勞動力市場那樣的改革是很有限的,因而需要科技來支持,而ICT對生產力、創新和教育等各方面都有巨大作用。
英國面臨艱難的低速增長
《21世紀》:你怎么看英國的經濟前景?
邁克爾·瑞克:在上屆政府之后英國不幸成為世界上財政赤字最大的國家之一,不過事實證明聯合政府確實有決心來處理財政赤字。
同時英國有自己的央行,有自己的貨幣,很顯然市場信服我們可保持很低的借貸利率,我們的主權債券利率在2%左右。而且英國大多數的債券都是為期13年的,不像法國那樣債券融資借貸的周期都非常短,至少在13年里我們是有資金的。
盡管我們有很強大的財政來應對債務,有強大的盈余以免流動性喪失來鼓勵經濟增長,但從根本上說我們也需要美國的經濟增長,需要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需要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因為有了增長我們才可以同他們做生意。
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兩三年里,英國將面臨一個非常艱難的低速增長,希望我們的經濟能夠走出來。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