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工商總局將加大山寨手機流通領域檢查,要求電信企業加強對SP業務管理
本報訊 (記者 趙謹) 昨天,工信部聯合國家工商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整治手機“吸費”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手機“吸費”問題整體上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未獲得進網許可證的非法手機“吸費”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工信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將加大流通領域手機商品質量監督檢查力度、嚴格規范手機內置軟件等。
經銷山寨機將被嚴厲查處
此次進一步整治手機“吸費”問題時,兩部委將加大流通領域手機商品質量監督檢查力度,特別是手機連鎖銷售商場、超市、市場手機商品質量監督檢查。各地通信管理部門嚴厲查處經銷沒有或偽造冒用進網許可證、許可標志手機(山寨機)的行為。
《通知》中還要求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SP)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各類“吸費”軟件侵害用戶合法權益?;A電信企業要加強對SP的業務管理,完善合作協議,嚴格約定違約責任。
由于手機內置軟件誘騙用戶下載也是“吸費”的重要方法之一。對此,《通知》中要求手機廠商嚴格規范手機內置軟件。要求手機生產企業在申請進網許可時,提交芯片供應商、軟件開發商及軟件版本等信息備查。
運營商代扣費是根源
據記者了解,內置吸費陷阱的始作俑者就是SP。“國外沒有利益鏈條,運營商沒有開放代扣費的業務渠道。而國內運營商開放了對于SP的代扣費通道,只要SP在手機里面安裝一些惡意的插件就會直接扣除用戶上網的流量費、短信費、電話費等。”手機安全專家王穎奇說。
記者從一深圳手機廠家處了解到,SP和手機方案商以及手機廠家“勾結”,把吸費軟件內置在手機中從2003年開始就比較盛行了。當這些惡意軟件造成用戶扣費后,SP和方案商進行三七分成。而手機廠商使用了這樣的手機菜單,SP將按照每部手機1元錢來付費。
為了減少惡意扣費問題的發生,運營商也在嘗試新的技術手段。上周,中國移動宣布推出“業務扣費主動提醒”和“增值業務‘0000’統一查詢退訂”服務,作為二次確認業務的補充。用戶訂購增值業務后,在扣費之前能夠得到短信提醒,確保用戶利益。另外,用戶可以發送短信‘0000’到10086,就能查詢和退訂已訂購的包月類增值業務。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