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連水都沒時間喝!既要忙著推薦家電下鄉產品,又要將補貼款存入購買農戶的"一折通"里。”6月20日,武勝縣海爾專賣店老板吳雙,從開門營業一直到中午就沒有閑下來過,因為前來購買家電的農戶絡繹不絕。“平均每天的銷量都在30臺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吳雙說。
為什么武勝農戶青睞家電下鄉產品?該縣常務副縣長鄭鵬程道出原委,“武勝縣簡化了辦事程序,運用了科技手段,實現了家電下鄉高補貼兌付率,因此農戶樂意購買。”
數據顯示:去年至今年4月,該縣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99053臺,19萬農戶中平均每兩戶就購有一臺;補貼資金2537萬元,補貼兌付率達98.07%,高居廣安市榜首。
武勝做到家電下鄉高補貼兌付率有何秘訣?
秘訣一
方便農民:當天購買當天兌付補貼
6月11日下午,雙星鄉1村村民段前萬拿著“一折通”,在鄉農信社領取了上午購買空調的325元家電下鄉補貼款。而在兩年前,同樣買臺空調,他卻來回跑了3趟,花了半個月才領到補貼款。
變化得益于武勝縣去年11月推出的“商審商付,打卡直發”新模式。段前萬告訴記者:“農戶在備案經銷商處購買下鄉家電后,即由經銷商代為審核,并在審核后將補貼款存入購買農戶"一折通",經銷商憑金融部門回單和購買農戶戶口簿、身份證、"一折通"、發票的復印件以及產品標識卡到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補貼資金清算。”
“這一新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快捷。”鄭鵬程介紹,以前農戶購買了家電下鄉產品,需備齊身份證、戶口簿等相關資料到鄉鎮財政所申領補貼,再由財政部門統一發放到農戶的儲蓄賬戶上。申請補貼的過程中,農戶因為不熟悉辦理流程,往往要來回跑幾趟。新模式實行即審即付,減少了農戶到鄉鎮的申領環節,農戶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當天就可領取補貼。
秘訣二
注重服務:“軟硬”兼施辦事效率高
6月10日下午5時,在沿口鎮便民服務中心,吳雙用了不到10分鐘就申報領取了當天墊付的補貼資金。
辦事效率提高的背后,是沿口鎮便民服務中心數據錄入系統的升級換代。中心工作人員李偉介紹,過去家電下鄉產品“標識卡”靠手工錄入,錄入速度慢且容易出錯。現在只需用條碼掃描槍輕輕一掃,數據便準確錄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為進一步提高家電下鄉辦事效率,武勝縣著力加強電子政務建設,財政、商務、商家與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全部實現聯網,并擁有各自的密鑰和相應的申報審核權限。吳雙告訴記者:“農戶在購買家電下鄉產品時,商家只需輸入購買農戶的身份信息,即可查詢到農戶是否享有補貼資格。對符合條件的,可立即將補貼打到農戶的"一折通"上。”
前不久,一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兩名工作人員因辦理家電下鄉補貼資金清算不力被全縣通報批評。鄭鵬程介紹,武勝縣每年都要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每名工作人員政策熟、業務精、辦事快;積極開展“一杯熱水、一張笑臉”熱情服務活動,努力讓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秘訣三
層層監管:未發現一例“騙補”行為
“舞臺山村三組張華購買美的冰箱一臺,補貼220.74元;平竹村三組唐艷購買長虹電視一臺,補貼415.87元……”6月11日,龍庭鄉財政所工作人員張勇一邊忙著張貼公示一邊對記者說:“農戶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的情況,經銷商有無虛假瞞報行為,一清二楚。”
張勇的這份工作從去年開始每逢星期一,他要把上周全鄉農戶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的情況在鄉政務公示欄進行公示。
如何在方便農戶的同時,對家電下鄉補貼資金安全實施有效監管?武勝縣嚴格執行補貼公示、經銷商誠信保證金等制度,通過層層把關,有效杜絕了“騙補”行為的發生。
該縣所有經銷商均與商務部門簽訂了《家電下鄉誠信保證金協議書》,一旦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將扣減誠信保證金,直至取消備案資格;加強銷售網點的監管,對出現不懸掛“家電下鄉指定店”標識、不張貼家電下鄉公示和購買須知、不設家電下鄉專柜等不良行為的,一律取消家電下鄉經銷資格;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對舉報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查核實,逗硬處理;嚴把兌付關,經銷商必須將補貼存入購買農戶的“一折通”,嚴禁“補貼款抵消貨款”,杜絕經銷商套取財政資金。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