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蠻生長”到“內生增長”、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國家電產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涅槃重生。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勞動力不斷上漲,家電下鄉等因素影響下,當前我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加劇,不僅拼技術和品牌,在集群化產業發展的市場格局下,本就崇尚規模制勝的家電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成為“家電巨人”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
日前,國內家電巨頭長虹高調宣布,將依托向高端制造業、服務業和國際化三大轉型的戰略實施,力爭到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到2015年,計劃集團整體收入突破15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長虹集團在吃透產業鏈,完成產業價值鏈方向、產業形態方向和商業模式方向的“三坐標”戰略產業布局的基礎上,提出“三個轉型”的發展戰略,以“7+3”產業動車組的發展模式,爭取實現價值發展與規模發展“兩翼齊飛”,長虹集團沖擊1000億元銷售目標可期可待。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長虹“7+3”產業布局中,無論是多媒體、家電、服務業還是諱莫如深的軍工和地產,價值增長的潛力非常大,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投資者都比較看好其發展空間。
多元化布局告結
“傳統”、“價格戰”、“低利潤”等標簽,一直是我國家電行業的代名詞,如何能在與國際家電巨頭競爭中破繭而出,行業企業一直翹首企盼。
我國入世十年來,國內家電企業沒被國際家電巨頭壓垮,反而使海爾、長虹等一批家電品牌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加具有競爭力與影響力,中國市場也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產品產銷中心。
根據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家電市場規模首破萬億元大關,全年國內家電銷售增速超18%,創下過去10年之最。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提高技術、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一直崇尚規模制勝的國內家電巨頭紛紛打出千億元銷售的戰略目標,為國內家電產業新一輪的發展注入了一陣興奮劑。[NextPage]
繼美的集團去年宣布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后,家電企業格力、志高、格蘭仕、長虹等紛紛調高發展目標沖刺千億元目標,力爭在企業發展中迎來戰略拐點,在集團軍中成功突圍。
僅以長虹集團為例,這也是作為一家擁有50年發展史、離海岸線1500公里的內陸消費電子企業,首次提出“三年沖千億、五年再造一個新長虹”的發展目標。
數據顯示,2010年集團實現整體銷售收入615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30%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548億元,同比增長27%。
從615億元到1000千億,2年多的時間,留給長虹思考的時間并不多,未來3—5年,長虹最重要的業績增長、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有哪些?長虹集團副董事長劉體斌表示,價值增長是長虹價值發展的基礎保障,規模增長則是構建長虹規模發展的產業基礎,長虹的發展將是價值規模的雙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在完成“三坐標”戰略產業布局的基礎上,2010年11月,順應3C融合的產業發展趨勢,長虹提出了“三個轉型”的發展戰略,也就是從裝配型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從純制造業向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業轉型、從本土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
同時,長虹深化組織管理變革,實施智能戰略,啟動了“7+3”產業動車組的發展模式,即多媒體產業集團、家用電器產業集團、軍工產業集團、新興產業集團、零部件產業集團、海外產業集團、服務業產業集團等7個產業集團和長虹佳華、國虹通訊、長虹置業3個直屬事業部。
凸顯價值洼地
長虹千億的銷售目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7+3”產業集團上。
按照長虹的規劃,在多媒體產業,2013年銷售收入將突破300億元,彩電市場占有率重新實現全國第一。
劉體斌表示,要做強做大企業,首先吃透產業鏈,增強話語權[NextPage]
作為核心主業,長虹彩電領域核心顯示器件和整機制造的全產業鏈布局價值已經凸顯,在此基礎上提升銷售收入,實現規模增長,有預期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長虹是國內首家進入高端顯示屏PDP制造領域的家電企業,同時,長虹已與全球三大顯示屏生產商友達實現資本層面上的深入合作,在廣東、合肥建立了模組生產線,解決了液晶電視的關鍵器件。2011年,長虹3D等離子屏上線量產,目前綜合良品率超過92%。
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林茂祥說:“PDP成為長虹彩電重要利潤來源,PDP增長是69%。我們今年PDP的銷售和去年同期相比是100%以上的增長。”同時,長虹大力發展的OLED顯示器技術,被譽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并牽頭成立了中國OLED產業聯盟,長虹更是在未來占據了主導。
與此同時,在核心技術方面,長虹通過收購韓國ORION PDP(歐麗安)公司獲得等離子關鍵技術,而這正是突破以往平板困局的關鍵之一。目前,長虹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和約600項專利,真正形成了中國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2月,長虹彩電市場份額排名國內第二,長虹計劃三年內實現國內市場份額絕對第一的目標可期待。
而在白電領域,長虹表示,2013年銷售美菱冰箱整機產銷規模突破1000萬臺,進入國內綜合品牌前三名。華意壓縮冰箱壓縮機產銷規模突破3000萬臺,實現產銷規模全球第一。
作為長虹正在發力的白電產業群,家用電器產業集團有美菱電器、華意壓縮兩家上市公司,憑借“壓縮機+整機”垂直整合產業模式,擁有制冷行業獨一無二的全產業鏈(冰箱壓縮機+冰箱整機,空調壓縮機+空調整機)。
劉體斌認為,垂直產業鏈模式優勢明顯,不僅降低了成本,同時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將會對企業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2005年開始,在白電產業拓展,以期同在一個產業鏈上的空調與冰箱,上游原材料采購和下游產品銷售可以實現資源共享。
終端產品笑傲市場,背后是核心零部件的掌控。同年11月,長虹控股美菱冰箱。2008年初,長虹通過資本運作,收購世界第二、國內第一大上市公司華意壓縮,正式進入冰箱壓縮機核心器件制造,打通了冰箱上下游產業鏈的“垂直整合”。
新產業異軍突起
提起長虹,人們首先映入腦海的便是電視,但是,隨著長虹從純制造業向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轉型,長虹的一系列新興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早在多年前便啟動了服務化轉型嘗試的長虹,已經構建了從服務體系到服務資源,再到服務增值的新路徑,從服務長虹迅速變身為依托長虹成為社會化服務資源平臺。
根據規劃,長虹的大服務業包括長虹服務產業集團和長虹佳華,到2013年將會達到300億元。長虹總經理助理、服務產業集團董事長莫文偉介紹,“長虹的服務產業集團已經擁有了面向IT分銷的長虹佳華、面向三四級家電分銷的樂家易、面向全國的專業服務平臺快益點、面向企業信息化一站式服務的虹信軟件,還有面向廢舊家電回收的格潤公司、物流配送的長虹民生公司。”
據悉,長虹佳華是以IT分銷為主要業務,以IT增值服務為利潤重要來源,以自有品牌為適當補充的IT產品分銷商與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NextPage]
目前,長虹佳華已經擁有30多條產品線,3000家左右的核心代理商,時尚領袖蘋果iPad、iPhone的分銷便是長虹佳華的新興業務。
除此之外,在服務領域,長虹民生物流公司、承擔家電售后服務的快益點公司以及以信息化咨詢與軟件開發的虹信軟件公司,還有覆蓋三四級城市(縣鄉鎮)家電連鎖專賣渠道的樂家易公司、廢舊家電回收及深加工處理的長虹格潤公司,這些公司同樣支撐了長虹服務產業集團的發展。
莫文偉說:“服務產業集團重點培育的產業能不能有一個上市公司,目前已經有多家風投和公司接觸,長虹佳華、樂家易、快益點等等都有可能上市。”
據悉,長虹將以樂家易為主體強化三四級城市終端渠道建設,廣建自己的專賣店,樂家易首先在四川、安徽,下半年推廣到十個省,2011年建成3000家“長虹美菱專賣店”,2013年前將在全國開設1萬家專賣店,成為開放式的銷售平臺。虹信軟件目前以內部市場為主,近年來在外部市場拓展方面取得較好成績,成功為瀘州老窖、五糧液等大型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到2013年,服務產業對于長虹集團的收入貢獻率將超過30%。
“服務產業轉型可以彌補長虹自身在制造產業的先天不足。”莫文偉認為,中國制造企業的服務比例僅占20%,相比國外制造業超過整體業務80%的比例,占比較低,服務業在未來家電產業中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更為引人注意的是長虹直屬SBU的長虹置業和軍工產業集團。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兼總經理助理楊軍表示,除了家電、多媒體、服務產業外,目前長虹集團優質資源還包括軍工和地產兩方面,“未來也會考慮通過上市等方式進行運作,必要時將研究軍工集團上市計劃”。
劉體斌表示,“十二五”時期,是長虹的關鍵期和機遇期,數字化、網絡化、平板信息向綠色化、智能化轉變,同時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家用電器向三網融合,物聯網發展也方興未艾,尤其是終端互聯網在不同空間的豐富應用給行業帶來了無限機遇和更廣闊的增值空間。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