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資深觀察家羅清啟(微博)認為:“面板關稅的調整,只是國家的一個政策手段,不要將其解讀的過于復雜,提高關稅不僅僅是面板,在貿易領域里還有很多,包括資源、稀土出口稅。”
關稅調整尚處政策調研階段
今年以來有消息稱,面板的關稅很有可能會提高到5%左右,這也引起了很多面板廠的注意。十月將至,面板關稅卻并未按照發生預期改變。不過,據業內人士稱,關稅調整勢在必行,且具體調整時間表將不會等太久。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內部人士透露:“對于面板關稅調整相關事宜,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做政策推出前的調查。” 羅清啟也認為:“目前面板關稅提升說法影響不大,只是政策調研階段。”
“關稅在某種程度上講,關稅即使提升幅度也不會太大,不會對企業造成較大影響。”電子商業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而據記者采訪調查中,大部分業內人士均為此觀點,即此次面板關稅即便調整,對面板企業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京東方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如果面板的進口關稅能夠提高,對于國內企業來講會帶來一定的政策扶持,將會提高國內面板企業的競爭力。”
全球面板格局或將改變
當前全球面板業正形成中、日、韓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四足鼎立的競爭格局,而日韓企業憑借技術優勢明顯占據著市場競爭先機,其中韓國企業上升勢頭最猛。近日,日本官民共同出資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主導東芝、日立、索尼三家企業中小面板業務合并,被認為是日本企業欲合力鞏固日漸式微的地位。與日本面板業在全球市場節節敗退的局勢相反,韓國面板企業在全球市場保持著強勢地位。
業內人士認為,日本面板業的全球競爭力正逐步消退,日韓面板企業在新型平板顯示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整合加速,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隨之成為全球面板業的主導力量。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的崛起,面板領域更是尋求利益突破點,全球面板格局緩慢發生變化。京東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的崛起,智能手機用的小尺寸液晶面板已成為平板業新的需求增長點。”
3月30日,CEC旗下中電熊貓的南京6代面板線公布投產。6月底,京東方8.5代線正式投產。8月8日,TCL集團(000100)持股55%的華星光電8.5代線也正式投產。京東方4.5代面板積極擴產。據了解,2011年9月9日,京東方成都4.5代線產能由每月30K玻璃基板提升至每月45K,此次擴充的產能正是面向快速成長的智能手機市場,而京東方獨有的硬屏技術無疑將是其爭取智能手機市場的利器。
據京東方方面介紹,此次4.5代線主要生產手機、數碼相機、GPS等各類移動電子產品用顯示屏,已于2009年10月量產,是京東方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主力生產線。目前已與、Tovis、ARIMA、聯想、中興等40多家客戶建立聯系。
“面板在國際范圍內實際是壟斷的,提高關稅對促進本民族競爭,打破壟斷格局非常重要。面板外資壟斷比較嚴重,中國面板擁有自主產業鏈,一旦起來將打破全球壟斷。”行業分析師認為。
“外資往中國出口,這個現狀一定會改變,未來面板格局還是要重組。日韓和中國在面板格局會有改變。”羅清啟認為。
關稅政策對國內企業保護有限
目前國內市場上絕大部分液晶面板都依賴于進口,面板進口稅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帶來各個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
“我們需要大量進口,提高進口稅在某種程度上遏制進口,這是關稅調整的初衷,但是僅僅是關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關稅調整,不要僅從面板產業角度來看,目前有成千上萬進口種類,國家根據產業做出的稅收調整屬于常態,沒有特別巨大意義”,羅清啟認為。
羅清啟告訴記者:“汽車關稅放開可見一斑,部分企業研發等方面能力較弱,國家提高關稅,促進生產設施向大陸轉移,這是國際通用做法,保護民族產業,強化本民族產業競爭能力,面板上國家也有這方面考慮。”
據了解,目前很多原材料和廠家還在建設之中,面板產業控制原材料,中國面板博弈還受到一定遏制。面板出售規模未能大規模提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關稅提高對于國際壟斷企業而言,暫不能形成較大影響。
京東方上述負責人認為:“企業保持技術不斷升級,保持產品持續創新。提升產線效率,降低產品成本,促進產業鏈完善與配套,完善布局,是應對國際面板巨頭在大陸布局的關鍵措施。”
“大陸是全球最大彩電市場,歐美銷量下滑,紛紛進軍大陸,提高關稅,有利于抑制外資面板銷量,但是如何面對這一難關,這個課題留給外資來想,而不是我們考慮的。我們通過建立相對完整產業鏈,國際面板格局才能打破。”羅清啟如是說。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