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家電連鎖巨頭百思買2月22日率先改變在華戰略,蘇寧電器(002024)次日宣布獨立運營電子商務,國內家電連鎖的競爭正朝著新一輪升級戰方向演化。盡管面對同一個家電市場,但是這兩大巨頭的布局完全不同。
受此消息影響,蘇寧電器在2月24日,大漲逾6%。
2月28日,蘇寧電器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去年凈利潤同比增加38.8%,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當進入中國已有5年的百思買決定,關閉其在中國大陸地區9家百思買門店,并準備2012財年在中國開設將近50家五星電器門店時,蘇寧電器卻說,它將把電子商務作為2011年整體戰略規劃的重點來抓。
對于此,市場反應也不盡相同。支持蘇寧電器的分析師們說,百思買的回撤,以及蘇寧電器增兵電子商務,都將利好于蘇寧電器。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表示,制造業連鎖的電子商務,在未來一到兩年內便會遇到發展瓶頸,而百思買也在隨后澄清關閉門店退出中國傳聞,表示在中國投資的決心并不會變。
百思買表態“本地化”
百思買的戰略決策,始于2月22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出的“關閉中國大陸地區9家百思買門店”通告,然而,讓百思買始料未及的是,這則只是戰略調整的通告,旋即引發了百思買“退出中國”的討論。
“百思買應該是個戰術調整,百思買基本盤在加拿大和美國,北美現在在衰退,它又在中國長時間不盈利。”家電市場研究專家、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接受理財一周報記者采訪時說。在羅清啟看來,百思買的調整,只是在此前戰略上遭受挫折之后的正常調整,并不意味著百思買放棄中國市場。
2月28日,羅的判斷得到百思買方面的驗證,當天百思買中國區總裁宋大衛在上海接受媒體采訪,首次談及百思買關閉門店時表示,關閉百思買門店,是公司在中國投資方向的調整,絕不是退出中國的決定,“我們在中國投資的決心不會變。”宋大衛說。
對于未來發展戰略,宋大衛表示,公司未來會考慮做線上銷售,“挑戰無處不在,跨國公司要生存和發展下去,最重要的是實現本地化。”
資料顯示,在美國明尼蘇達州1966年成立的百思買,名列《財富》雜志全球500強第179位,2006年5月,百思買以控股方式收購江蘇五星電器,自此進入中國市場,而五星電器,盡管落后于國美電器(微博)和蘇寧電器,但是亦名列中國前十連鎖企業,為中國第三大家電連鎖企業。
在美國婦孺皆知的百思買,收購五星電器后,在中國做得并不成功。據華泰證券2月23日研報,2005年至2009年間,五星電器門店數量僅從131家擴張到158家,另根據百思買新戰略,2011年,五星電器的門店規模將達到210家。
“五星電器2006年被百思買收購后,錯過了行業高速擴張時期。”華泰證券研報稱。也是在這五年,原本落后于國美電器的蘇寧電器,在2009年超越了國美電器,以941家門店躋身中國家電連鎖第一名,即便如此,國美當年門店的數量也遠遠超過五星電器,達到了726家。
“百思買有具體的問題。”羅清啟分析百思買在中國擴張受阻時說。羅清啟告訴記者,首先是因為它的商品定價過高,甚至其所期望的消費階層,對其定價也沒有好感;其次,百思買的產品線基本上是從北美搬來的,不太適應中國市場,消費者和工廠都不認可。
羅清啟表示,百思買在中國為“雙線作戰”。一邊是跟隨中國市場擴張迅速的大型家電連鎖商;另一邊,雖然3C是百思買的強項,但是它同時卻遇到了來自于大型3C城因“避稅”或“水貨”而帶來的成本和競爭上的壓力。
“價格問題,產品線問題,產品線里工廠和消費者配合的問題,競爭壓力的問題,陷入兩線作戰問題,所以,它在中國很難。”羅清啟說。
蘇寧電器備戰電子商務
比百思買只遲一天反應的蘇寧電器,卻顯得高調許多。23日,在南京新聞發布會現場,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通報了2011年各項發展規劃。在這項規劃中,上線只有一年時間的電子商務平臺——蘇寧易購已然成為新亮點。
受此消息影響,蘇寧電器在2月23日大盤暴跌之后1.18%。此后幾日連續上漲,股價最高沖至14.46元。
據這份戰略規劃,蘇寧易購將升級為由上市公司控股的獨立的電子商務運營體系,并平行于實體連鎖零售業務,以公司化的方式運作,目標則為將蘇寧易購打造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企業。
在人事調動上,蘇寧電器也將華東二區執行總裁凌國勝抽調至蘇寧易購,并委任為總經理。在業內,凌國勝被公認為善于打硬仗,不僅經歷了蘇寧電器由空調專賣商向3C領域的轉型,同時,2006年蘇寧電器可以在上海抵御永樂、國美合并后的“圍剿”,亦與凌國勝的努力分不開。
凌國勝2月23日表示,2011年蘇寧易購的目標是,銷售額比去年翻兩番,達到80億元,而注冊用戶數量上沖1000萬人。在互聯網上看到的蘇寧易購平臺,其銷售產品種類也從3C領域擴展至家居、鞋帽甚至母嬰用品。
蘇寧電器規劃顯示,除了蘇寧易購將在今年組建總人數超過6000人的電子商務團隊,另外也將全面推進大家電中心倉、10個小件商品自動化庫以及依托于區域核心門店而建的1000個轉配點等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
即便如此,蘇寧易購也并非蘇寧電器2011年的重頭戲。孫為民公開表示,對電子商務的規劃,是為了支撐蘇寧電器連鎖業態的發展,而未來三年,自建店仍是蘇寧電器發展的重頭戲。
在連鎖店面發展上,蘇寧電器將繼續堅持“租、建、購、并”并行的連鎖發展策略,在確保店面總數行業第一的前提下,從總部到大區進一步整合開發資源,建立全國大開發體系,加快核心區域自建店布局。
根據蘇寧電器目標,至2011年底,蘇寧電器新開各類門店將達到370家,年底店面總數將實現1700家,進而奠定行業絕對領先地位,并進一步嘗試海外發展。
渠道增加后格局微妙
緊隨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的網上商城也將于3月正式上線,2010年11月,國美電器便已出資4800萬元收購家電B2C網上商城庫巴網。百思買此次戰略調整,在線下重新擴張門店的同時,也在考慮未來在中國做其10年前就開始在美國做的線上銷售。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微博)此前就蘇寧電器在電子商務上的調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蘇寧加入電子商務將刺激市場升級,但是電子商務領域仍存在很多問題,誰能在最短時間內爭取更大市場,誰就有更多機會。
原本僅在線下連鎖店擴張的家電連鎖競爭格局,也演變為線上和線下多渠道競爭的新格局。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家電連鎖的渠道變局,將加速家電商業地產模式的衰敗,而百思買只是暫時離開,其代表的商城模式終將回歸。
“電子商務和電視購物等新渠道的出現,代表了商品、信息、資金流通渠道出現了分流。傳統線下連鎖渠道如果只是提供了地產的服務模式,未來生產商的資源將逐步傾向于專業的流通渠道。”陳壽送說。
據東方證券研報,目前市場對蘇寧電器的質疑,除了家電銷售與房地產銷售相關性,還有便是網購渠道的分流。按照蘇寧易購的規劃,蘇寧易購將建立獨立的定價體系,以拉開在售商品和實體店商品價格的差距,直接向京東商城等網站看齊。
“對實體店的分流不可避免,在運營層面上,蘇寧也不如京東,但是它有完善的線下銷售網絡、拍售體系以及較高知名度,京東沒有,關鍵還是要看網上和實體店如何協同和利益協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電子商務分析師告訴記者。
在羅清啟看來,未來一到兩年內,制造業電子商務領域便會遇到發展瓶頸。
“網絡經濟時代沒有理解網絡經濟的規律、真諦就很恐怖,要吃透后面的原理是什么。”2月17日,羅清啟在接受人民網家電頻道采訪時說。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