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銷售的又一個冷凍年度(以下簡稱“冷年”)結束了。這個冷年空調業遭遇“寒冬”。銷量出現幾年來少見的大幅下滑,但淡市中的炒作從未停止過,從壓庫存到漲價,從補貼政策的變化到大家電的電商價格戰,空前的熱鬧。記者近日走訪佛山家電賣場發現,淡市成就了新的市場格局:外資空調的市場全面萎縮,變頻繼續擴容。“佛山的空調消費越來越成熟、務實。”一名賣場主管表示。業內人士表示,國產空調的創新能力和規模優勢已全面引領空調市場潮流,并對國內和全球市場上的外資空調帶來全面沖擊。
淡市
“最淡9月”大店一天只有一兩臺開單
記者近日走訪佛山多家賣場,在空調區域見到的幾乎都是統一著裝的銷售人員,難得看到一個顧客。“9月份基本上是全年最淡的月份了。怕熱需要使用空調的在前幾個月都買了,裝修房子需要購買空調的多半會采取觀望態度,因為中秋、十一雙節很快就到了,大家都知道商家會搞活動。這樣9月份就成了兩頭不靠岸的月份。”
一家大賣場空調負責人謝先生表示,像他們這樣的大店最清淡的時候可能一天只有一兩臺開單。而有些小店、地處非繁華地段的店鋪,一天賣不出一臺空調也不奇怪。另外,街邊的電器店也常常出現一天開不出單的情況。
國家信息中心不久前發布了《2012冷凍年度中國空調市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始于每年9月的冷年度在過去一年受到了市場壓力、庫存壓力、政策銜接不暢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數據顯示,2012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量同比下滑25.12%,銷售額同比下滑19.36%,連續多年的大幅增長態勢戛然而止。
分析:支出相對保守更新換代欲望下降
國家信息中心有關人員分析,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支出相對保守使得消費能力受到了壓抑,政策性利好支撐力度減弱,大眾消費水平以及更新換代欲望下降,前期刺激性政策透支了消費需求等原因,造成了今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規模急速下降。
趨勢一
外資占比大幅萎縮
“在我們這里,今年國產空調的銷量增幅較大,外資與合資品牌的空調銷量降幅較大。所以拉平以后我們空調銷售與上一個冷年基本持平。”某電器采購經理李月光表示。而一家大賣場空調主管謝先生也表示,格力空調的銷售今年增幅較大,而外資空調則銷量降幅明顯。
據相關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2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同比出現高達20%以上的下滑。但格力空調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繼續保持增長,美的空調利潤在變頻產品上的份額穩步增長,奧克斯空調同比出現15%正增長。
謝先生表示,外資空調企業在今年出現完全不同的走勢:有的已悄悄退出中國,有的被迫轉型高端及商用,有的淪為品牌出租商,有的押寶單一渠道商。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國產空調的勢力日益擴大。業內人士邵福洋表示,這一個冷年是本土領軍企業對外資企業的洗牌并將部分外資品牌清理出局的關鍵之年。
目前,部分外資品牌已在佛山空調市場上難覓蹤影。
趨勢二
變頻占絕對優勢
“空調業的寒冬時期,正是市場、企業進行調整的時機。”業內人士表示,有企業在2012冷年拉開了產品升級風暴。
同時,國家推出節能補貼政策,引導企業抓住時機調整產品結構。記者在佛山家電賣場看到,不少品牌今年掛出的空調樣機是以變頻機為主。
消費者選擇空調的需求日益理性務實,同時不少人期待通過購買空調改善生活質量,變頻空調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有關人士分析,無論是格力的1赫茲全覆蓋變頻,還是美的拉開的變頻升級、全直流換代等產品升級風暴,或者是海爾、奧克斯、志高等企業在變頻方面推出的寬帶無氟、智能云等差異化創新,本土企業推動的中國空調產業轉型,正在持續推動空調產業的“大小、中外”陣營品牌份額的兩極分化。
分析:國產空調引領創新潮流
謝先生分析,外資空調銷量降幅大是因為“佛山的消費者越來越務實”,他們不再為“大品牌”、“進口的”這樣的“面子問題”付出高價。另外,另一家大賣場空調導購李志仙則認為,國產空調質量提高使更多消費者愿意選擇國產產品。
邵福洋認為,近年來國產空調產品無論在節能、還是外觀上都引領了創新潮流。1HZ、上下出風、云空調等概念都出自國產空調產品。不少國內企業在空調業已形成規模化優勢和產業鏈創新能力,在全球市場上都在對外資品牌產生全面的沖擊。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