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鄧亞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人民搜索要做“人民的搜索”,真正服務于大眾。
人民搜索會真正服務于大眾
做好新的工作需要很多人的幫助,需要整個團隊的努力,更需要我們廣大網民的支持。
京華時報:出任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總經理以來,公眾對您更加關注了。對于新角色您有怎樣的展望?
鄧亞萍: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關心。我也注意到近期大家對我出任人民搜索總經理一事展開熱議,我認為這源于大家對我的喜愛和關心。
這種關切將會更加激勵我去把新的工作做好。當然做好眼前的新工作,需要很多人的幫助,需要整個團隊的努力,更需要我們廣大網民的支持,與我們一同建立人民搜索。
我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真誠的建議和意見,將人民搜索變為“人民的搜索”,真正服務于大眾。
京華時報:在出任人民搜索總經理之前,您對網絡有什么初步印象?
鄧亞萍:對于互聯網,我認為這取決于自己想在網絡上得到什么。每個人的時間非常有限,你可以在網上花費很多時間,但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便捷地獲取更多知識。這答案就像很多人問過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秘訣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最有價值的事情”。
在新領域牢記自己是名學生
在這個領域里我是一個新手,一定要向業內成功人士學習,有大家的支持,我相信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京華時報:您從體育界到政界再到互聯網行業,短時間的大跨度轉身,讓外界感嘆不已。您個人怎么看待這種跨越?
鄧亞萍:我從事的這些工作,看起來確實跨度很大。從運動員到國際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期間經歷兩次申辦奧運會過程,又經歷了北京奧運會籌備階段,之后到了共青團,如今又到現在的單位。但實際上,我工作和服務的對象始終有一個不變的人群,那就是我們的年輕人。
從運動員的經歷開始,從業者就是年輕人。到了奧組委更是這樣,無論組委會工作人員還是志愿者,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那個時候大家普遍認為“8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從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奧運會,我們的“80后”通過自己的能力征服了世界。因此,奧運會過后,他們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叫“鳥巢一代”。
京華時報:除了這些相通的特點,有沒有不同之處,對自己有何挑戰?
鄧亞萍: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歷無數次的挑戰,面臨無數次的新生活、新學習、新工作的環境,包括新的同事。對于我們來講,每經歷一次,就是人生閱歷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每經歷一次就讓我學到更多的這個領域的知識。
京華時報:怎樣調整自己在短時間內適應大跨度的轉身?
鄧亞萍:人生下來沒有什么都會的,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是我們的父母;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同學給我們幫助;走到社會上,同事、領導和朋友們給我們指導。
其實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在一個新的領域,自然有比你懂得多的人,自然有比你有經驗的人,自然有專家、學者、業內精英人士,只要虛心向他們學習,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和掌握這個領域的知識。
比如一個年輕的乒乓球運動員來請教我,我會毫無保留地把經驗傳授給年輕人。而我現在是一個學生,在這個領域里面是一個新手。我一定要向業內成功人士學習,也希望他們能夠給我一些他們經歷中最寶貴的財富和秘訣。只要有大家的支持,我相信我們能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好。
會以謙卑的態度虛心學習
去讀一個劍橋的博士,只是證明我還會讀書。我會虛心向專家學習,相信他們會不吝賜教。
京華時報:從體育明星到劍橋博士、再到官員,在這么多成功光環籠罩下,還能做回學生的平常心嗎?
鄧亞萍:中國古話說得好,人活到老學到老。古人都如此,更不要說我。
去讀一個劍橋的博士,不等于我什么都懂、什么都會,只是證明我還會讀書,我還能讀書,僅此而已。并不等于說,拿到一個劍橋的博士就包打天下。我會以謙卑的態度向專家虛心學習,我也相信他們會毫不吝嗇地傳授給我。
京華時報:社會公認您是體育明星轉型最成功的典型例子,你如何看待這種評價?
鄧亞萍:我和大家沒有什么不同。你有你成功的地方,我也有我成功的地方,你們有你們的特長,我也有我自己的特長。我就是我,我就是一個鄧亞萍。我從來沒有覺得我高于誰、特別于誰,或者說我有什么特殊的功能。我能夠到今天是大家鼓勵、支持愛護的結果。面對新的挑戰,我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
成功者有強大的內心世界
剛入清華時,我認為自己是清華最差的學生,但后來,我找到了自信的理由。
京華時報:“我就是我”讓人感到您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這是成功的因素嗎?
鄧亞萍:我舉例來講。就像我去清華讀書一樣,當時我就想,我怎么能在清華立足?大多數同學讀書的時期我打球去了,所以別的同學的知識儲備,我怎么能比得上呢?剛入清華時,我認為自己是清華最差的學生,平心來說的確也是。
但后來,我找到了自信的理由。在我們這么多同學中,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有我這樣的經歷,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幫助,奪取一個又一個冠軍,為國爭光。而且作為運動員,我走南闖北,歷經多次決戰,什么場合沒見過,什么壓力沒承受過?
既然同學們有他們的優勢,我也有自己的特長。我是來彌補我知識上的缺陷,想繼續完善我自己。我進清華時24歲,那時很多同齡人已經大學畢業了,但我堅信任何事情從現在做起都不晚。
就是憑著這么一點自信,開始學習,開始用功,也走過來了。很難嗎?有奧秘嗎?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心態。
(孫乾)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