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松下、長虹、小天鵝、康佳等知名家電品牌虛標能效等級被處罰一事引發熱議。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家電虛標能效等級問題已存在很長時間。
有業內人士揭秘,由于家電能效等級認證過程存在漏洞,加上相關部門監管不嚴,導致某些企業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騙取國家節能補貼。更有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國家并沒有印制統一的能效標識,自制自貼能效標識已成為家電行業的潛規則。
市場發現可享節能補貼能效標識成商家賣點
近日,記者走訪蘇寧、國美等各大賣場發現,幾乎在所有品牌家電產品的機身上,都可以找到能效標識。由于購買節能家電可享受國家補貼,因此能效標識也成了這些品牌銷售的噱頭之一。“只要您購買我們的電視產品,就可以享受節能補貼。”在某家電賣場電視銷售專區,一位品牌電視銷售人員這樣告訴記者。該銷售人員同時表示,這些家電還可根據能效等級的不同,享受不同程度的節能補貼。
記者隨后在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等多種產品的銷售專區內,都遇到了銷售人員以“可領取節能補貼”為名向記者推銷相關產品。記者注意到,賣場中大部分家電展品上都貼著兩個標識:一個是能效標識,一個是可以領取節能補貼的標識。
然而在調查中記者也發現,雖然大批家電產品都貼有節能補貼的標識,銷售人員也非常樂意推銷這些產品,但大部分銷售人員對節能標識并沒有清楚的認識。當記者向萬家樂專柜的一位銷售人員咨詢如何辨別真假能效標識時,她表示能效標識出廠前就貼上了,他們也不清楚。甚至有些銷售人員認為,區別能效等級唯一的標準就是產品價格的高低。
記者暗訪最低4元一張高仿能效標識可亂真
為何這些銷售人員對于能效標識毫無認知?有知情人士透露,這是由于很多家電品牌雖然打著節能的旗號,實際上卻并非真正的節能產品,只是貼上了節能標識而已。“印一張標識也就塊兒八毛的,卻能讓更多消費者信服。”
而記者隨后的調查也表明,能效標識確實是可以任意仿制的。記者在網上搜關鍵字“節能標識制作”,很容易就找出了大批制作能效標識的商家,以及出售節能標識貼紙、電器節能貼紙、家電標識標簽等貼紙的廠家。
記者咨詢了一家自稱位于北京的網站,其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制作多種家電能效標識,記者只需提供要制作的家電品類,并將能效標識樣本發給他,就可以批量仿制。據該網站工作人員介紹,通常制作高仿的能效標識,只需要幾天時間。
在價格方面,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需要制作的能效標識尺寸較大,而且對材質和工藝的要求比較高,需用特殊貼膜,單做12元一張。“普通貼膜制作出來與原版差距會很大,不但很薄,還會不清晰。”當記者提出可能需要制作幾千張時,這位工作人員很快報出了最低4元一張的價格。
他表示,普通工藝的仿制品雖然便宜,最低只需幾毛錢,但是質量不行,很容易辨認出真假。“您不用擔心,我們給許多廠家制作過能效標識,特殊工藝的制作雖然貴點,可一般人很難看出真假。”而當記者進一步詢問其給哪些廠家制作過能效標識時,該工作人員以不便透露為由拒絕回答。
業內揭秘生產偷工減料標識數字隨便標
近年來,國內家電產品在能效方面接連上演“烏龍”,從小家電到白電、黑電,幾乎涉及整個家電領域,涉事品牌也不乏格蘭仕、榮事達等知名家電品牌。其實早在2011年,由于“能源效率等級”項目不合格,上海質監部門就曾對包括格蘭仕在內的5批次品牌家用電冰箱產品進行過處罰。
對于國內家電市場屢屢出現的虛標能效等級亂象,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和目前國內監管不嚴有關。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虛標能效等級在業內非常普遍,因為家電能效等級的認證過程存在漏洞。“國家會給企業一個產品能效等級指標的數據,家電企業根據這些指標對產品自行劃分產品等級,然后拿出各能效等級中的產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該人士表示,企業在送檢時,都會選擇一些符合國家標準的節能產品。“送檢的產品各種指標肯定沒問題,一旦送檢合格,部分企業為了利益,就會在大批量生產時偷工減料,以低能效部件充當高能效部件,甚至更改產品結構,以不合格產品騙取國家的節能補貼款。”該人士表示。
該人士表示,在產品上市后相關部門雖然會對市面產品進行抽查,但是由于抽查不合格的處罰后果非常輕,大多以通告或輕度罰金了事,并不足以對家電企業的騙補行為形成有效震懾。
而對于能效標識,記者了解到,我國能效標識制度采取的是“生產者或進口商自我聲明、備案,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說,能效標識上的各種數據都是由生產廠家自己標注的,備案時雖要求企業出具相關檢測報告,但檢測數據并沒要求出于第三方檢測機構,具備檢測能力的企業可在企業實驗室進行檢測。
這之后,企業就可以印制能效標識,并貼在自己的產品上。這種企業輕而易舉就能獲得能效標識的流程,為監管困難埋下了“定時炸彈”。
專家觀點抑制能效亂象需加強監管和打擊力度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能效標識與財政補貼掛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一些企業鋌而走險,虛標能效等級,以獲得節能補貼款。
據悉,目前我國對于能效標識與產品實際不符現象,基本上先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改正,按情節輕重,罰款1萬—10萬元;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而對于虛標能效騙補現象,一經發現責令退還所有補貼,并取消進入政府推薦目錄資格。
對于現有的處罰辦法,有業內人士認為,現有的相關處罰條款太輕,有必要加大打擊力度。據了解,在韓國,政府要求對貼有能效標識產品的隨機抽樣檢驗每年不少于3次;在美國,每個違規產品每天的罰金高達110美元。“企業虛標能效屬于欺詐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而且與國家目前推廣的節能理念相違背,削減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嚴重影響了節能政策的實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企業回應
●松下:對于不合格產品,松下方面回應稱,該產品此前在浙江質監部門檢查時是合格的,其2級能效也經過了浙江質監部門認定,并表示松下現在正在調查該問題,期望調查清楚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事件回顧
日前,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稱上海質監局)發布家用電冰箱和洗衣機產品質量抽查公告,公告顯示,松下、小鴨、康佳等多家知名品牌家電質量抽查不合格。不合格原因集中在洗凈性能、耗電量和能效等級方面。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