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今年步入整合季,各種整合動作頻發,各種響亮口號頻出。
這輪整合潮中,可以看到海爾、美的、海信科龍、格蘭仕的身影,而一個個“千億”與“再造”的口號又被長虹、創維、美的、蘇寧所占用,家電行業的發展突然由常態調成了“整合”模式。
大企業整合潮 目標再高一點
整合風潮主要刮在幾家大型家電集團中,經過了三四年前的收購重組,整合成為企業發展擴張必須的選擇。
美的的整合是迄今為止見到最顯成效。冰洗空整合成為制冷家電集團后,美的三大產品在國內的領先地位昭示著這一整合帶來的優質成效。今年,美的將這一成熟有效的經驗再次應用到小家電和地方分公司中,美的正在把這些零散的、分散的銜接起來,從而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和工作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個價值優效率高的整體。
海爾的整合則稍顯低調,雖然見諸報端的少之又少,但多方渠道透露出來的信息已表明,海爾欲將兩家上市公司青島海爾和海爾電器重新定位,打造成側重不同的兩套體系。未來,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等家電制造資產,將被裝到“690”(青島海爾)的中,而H股的“1169”(海爾電器)則成為專職營銷、物流的渠道模式。
同樣,格蘭仕的整合則是在營銷市場上,完成了以大白電為產業集群的整合,和微波爐、廚衛、小家電的生活電器產業集群的整合。格蘭仕集團助理總裁陸驥烈表示,格蘭仕在闡述千億目標時戰略基礎是實現綜合領先就的白電集團,未來整個品牌的競爭,已經不是單一的產品或者單一產品線競爭,更重要的是集合在全品牌和整體品牌價值下的全白電的競爭格局。
同時,伴隨著整合,“千億”和“再造”成家電企業未來發展的代名詞。長虹今年7月中旬公布了未來3-5年的戰略發展規劃,提出2013年收入突破千億,實現利潤和規模雙增長的目標。提出千億目標的還有美的,2010年10月,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向社會公布未來五年“再造一個美的”的口號,至2015年,美的集團要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創維集團也提出了5年內實現500億元、10年內實現千億元的長期目標。另外,蘇寧剛剛完成的十年發展規劃中提出,3500家門店和6800億的銷售規模。
二線品牌擴張季 口味再大一點
一線大牌動作頻頻目標高調,二三線家電企業同樣蠢蠢欲動借機上位。
洗衣機領域的老品牌澳柯瑪日前正式下線新型智能滾筒及波輪洗衣機樣機,吹響了全面進軍高端洗衣機市場的號角,并提出進入國產品牌前三強的宏偉目標。
無獨有偶,威力洗衣機自去年冬天換標行動后,同樣制定了三年之內進軍行業銷量前三的目標。威力洗衣機總裁劉亮表示,加上滾筒、波輪與雙缸洗衣機的銷量,在2011年年底達到銷量前三不成問題。
專注細分市場的同時,二線品牌還進行著產品線的擴充,顯示出這一層面企業上位、做大的野心。
威力作為多年專職洗衣機生產銷售的老品牌,生產線擴充至冰箱后業已上馬空調項目,并將空調銷售納入2011年全年銷售規劃。
中國家電網記者也從多方渠道獲知,受益家電下鄉崛起的某冰箱企業也在為空調項目緊鑼密鼓的謀劃著。
搶占未來 競爭回歸內修
無論是大企業的整合還是二線品牌的擴張,這一輪的整合潮有別于三年前家電行業的并購重組。
三年前,家電品牌和家電企業由分散走向集中,通過并購對市場格局進行了重新排序,那一輪的調整更像是盯緊對手的外圍競爭。那么今年的這一輪整合,則是各集中后的家電企業著眼自身,將龐大集團內多產業多品牌之間互相打通,理順上下游產業鏈間聯系,真正實現協同發展,發揮集團軍作戰的自我梳理。
而二線品牌的擴張和上位則顯示出,依靠政策扶持煥發生機的一批企業,在政策紅利消失之前企業崛起的思考和做強做大的魄力。
但仍然需要提醒企業的是,有目標固然是好事,卻不能將目標僅僅作為一句口號和營銷的噱頭,如何實現則需要更為細致的謀劃。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