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量躋身空調業前三、發布千億宏偉計劃到凈利潤虧損,這中間的時間只有半年。8月底,在兩次業績下滑預警公告的鋪墊之下,志高控股(00449,HK)2011年中報姍姍而來。
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55.3億元,增幅為18.6%,而由于政府補助減少4.4億元等緣故,志高期內出現了1331萬元的虧損。
9月2日,志高集團全球客戶商務大會在廣州舉行。志高首次將供應商會議和經銷商會議合并舉行,以求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用抱團的形式應對危機。不過,在政策性補貼逐漸退出,行業成本不斷上升的宏觀背景下,面對美的、格力空調營收60%左右的增速,和海爾等的圍追堵截,志高究竟該如何突圍?
業績承壓
相比其他空調業巨頭而言,志高上半年的表現亮點并不多。
在營業收入方面,志高為55.3億元,增幅為18.6%,而美的電器(000527,SZ)空調及零部件的收入為425.2億元,同比增長64.44%,格力電器 (000651,SZ)營業收入為402.4億元,同比增長60.0%。
在利潤方面,志高虧損1331萬元,比去年同期的2.8億元盈利相比下滑104.8%。而美的凈利潤為19.8億元,同比增長13.6%,格力為22.1億元,同比增長40.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志高上半年的營收在增長,但其空調總銷量也出現了少量下滑。財報顯示,上半年已售家用空調產品為279.6萬臺,較去年286.4萬臺減少2.4%。當然,在商用空調方面,志高已售出6萬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00套,增長3.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0日,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志高空調在2010年度全國市場同類產品中銷量第三。這被外界解讀為志高由此躋身空調第一集團軍行列。而今年上半年志高空調銷量增長的乏力無疑給志高的行業地位造成一定壓力。
基于去年志高空調產值突破100億元的良好業績,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到十年的時間內實現產值超千億,打造一個千億志高。當時,志高董事長李興浩(微博)表示,2010年志高已突破一百億元產值,按此速度,今后每年將實現復式增幅超過30%。
但是作為新藍圖的開局之年,志高上半年營收增幅不到20%,這似乎給志高的既定目標蒙上了一層陰影。志高公關部部長黃通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有信心實現每年銷售35%增長的目標。
補貼依賴
造成志高虧損的直接原因是來自政府的補貼比去年同期的大幅減少。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高效節能產品所獲政府補貼金額為1.5億元,去年為5.9億元,減少了4.4億元。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還出現大額非現金開支,包括股本結算股份付款770萬元及與非上市認股權證有關的公平值虧損1.376億元。這些因素的疊加致使公司的業績亮出紅燈。
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向記者表示,志高空調對國家補貼的過度依賴,緣于企業的利潤率太低,產品定價能力不強,如果不依靠政府的補貼,企業盈利就會出現困難。
事實上,利潤率太低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志高空調為擴大市場份額,主動采取低價策略,擴大銷量;另一種解釋為,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定價權更多掌握在前兩名企業手中,志高空調本身難以提高產品的價格,只能被動采用目前的定價策略。
對此,志高方面不得不表示,公司早已預計政府會取消補貼,并已開始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售價。
經銷商打氣會
此前,志高在廣州舉行的“2012全球客戶商務大會”中,和供應商及經銷商探討下一步發展策略。無疑,在此時舉行會議,對志高而言意義非同尋常。
志高給出的答案是“打造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價值鏈。”即進一步加強公司與供應商以及下游經銷商的產業同盟關系,強化“一體化產業價值鏈”,減少與上游供應鏈、下游經銷鏈之間的資源整合障礙,以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行業變革作出敏捷反應。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告訴記者,如果補貼是開源,那么整合供應鏈意在節流,降低運營成本。而對未來,節流會更重要,因為市場環境與宏觀環境,都不利于空調還有爆發式增長的機會,所以打成本戰是關鍵。
劉步塵認為,志高目前要做的依然是在技術和品牌這兩方面下功夫,如果這兩樣做不好,很難說能實現突破。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