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富士康把管理總部、運營總部、研發總部、財務總部放在深圳,在深圳的發展按總部經濟的形態來做大做強。”
就在富士康大舉北遷、河南廠房奠基開建的消息密集見諸報端之時,8月5日下午,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市長許勤前往富士康科技集團調研。許勤在調研中講了上述這番話。
許勤表示,深圳科技創新環境好,產業配套能力強、水平高,深圳將全力支持富士康在深圳繼續做大做強,同時也希望富士康的發展帶動周邊的社區經濟發展,形成富士康與地方共榮的良好局面。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也向深圳表了決心,“自己很有信心在深圳投資,只要深圳需要,富士康任一項高新技術都可以放到深圳。”
“這次調研應該是在為雙方的新關系尋找感覺和分寸,未來一兩年之內也許我們能夠看清楚深圳在富士康的版圖內承擔什么角色,富士康在深圳的經濟及產業體系內發揮什么作用。”8月9日,深圳市一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向本報表示,在關于“富士康”北遷的熱炒中,郭臺銘需要穩定與深圳政府的關系。
他認為,畢竟,深圳仍是富士康集團在大陸最重要的基地;而深圳也需要重新認識富士康,它絕非僅僅是一個巨大的代工企業而已,事實上富士康和華為、中興、比亞迪等4家企業一起,占有了深圳專利申請量的70%,它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富士康和深圳的新關系
近期富士康再被盛傳要將iPhone生產線搬至鄭州、PC搬至武漢。在經歷了上半年的風波之后,深圳市和富士康雙方似乎都在重新檢視互相的關系。
富士康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郭臺銘為準備這次調研和座談,也花了心思。據其介紹,郭臺銘斥資把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高新技術及產品集中到了深圳,專門布置了一個高新科技自主創新技術展,供深圳決策層參觀、篩選——從手機LV自動化彈性組裝線到超精密設備及刀具技術,以及云聯云城市智能化解決方案、未來電動車關鍵技術等,展覽產品和技術涉及太陽能、納米、新能源、軟件、網絡、電子、精密機械等眾多方面。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許勤表示,富士康在大陸的發展最早從深圳開始,已成長為擁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全球知名高科技企業,如今在深圳的發展已具備了升級的基礎和條件。
實際上,這背后曾經有不同的聲音。據本報了解,在5月底舉行珠三角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工作會議上,廣東省某官員曾直言,富士康要把低端產業鏈轉移到外國或其他地區,把在深圳的規模由40多萬人降到10多萬,從而為深圳和廣東的產業升級騰出發展空間。
郭臺銘在深圳領導前來調研時稱,希望政府在知識產權保護、人才住房、廠區周邊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完善、舊城改造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針對郭臺銘提出的深圳“軟肋”,王榮表示,希望各有關部門進一步提升對富士康在深發展的認識,充分發揮好深圳的移民文化、創新文化、產業基礎穩固等優勢,為富士康這樣一些大企業、重點企業提供針對性、“處方式”服務,既服務企業發展,又助推企業提升。
王榮表示,深圳愿意成為富士康布局全國、走向全球的一個重要基地和支撐點。
深圳引力
“這次座談會很有重新談判的意味,雙方各自表揚了對方,同時也各自向對方提出了條件,并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和決心。”上述專家分析,郭臺銘對深圳優勢的總結是相當到位的,這也確實是深圳30年建立的最有價值的基礎,是未來30年發展的一個基石。但其同時表示,郭臺銘對深圳提出的幾點要求更需要深圳深思。
他認為,“人才吸引力”已成為深圳下一步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這已經是華為、中興、比亞迪、平安集團、招商銀行、騰訊、邁瑞等幾乎所有深圳重要企業發出的共同呼聲。
“類似華為和富士康這樣的工業園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個城市的概念。”負責“華為科技城”規劃設計的深圳市清華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規劃師張曙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在做整體規劃時,他們需要更多城市配套來支撐企業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園區,政府只管給地建廠房,政府需要做得更多。”
另有專家表示,深圳政府其實不必對富士康代工產能的北遷有太多顧慮,因富士康的國際供應鏈體系,對深圳的軟硬件基礎設施(比如海關、機場、港口等的服務效率和能力)有相當大的依賴性,只要深圳不斷提升自己的城市軟硬件服務水平,富士康就不會將其最關鍵的產能遷出深圳,而且還會將深圳作為其企業戰略調整的關鍵性依據來使用,郭臺銘也會樂于將其研發基礎和高技術含量制造放在深圳。
他認為,不但是富士康,也包括華為、中興,也包括IBM、微軟,也包括其它有可能來深圳設立企業的跨國公司,他們不會有太多的城市情感偏好,關鍵是這城市能否滿足其要求。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