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本報獨家報道的《新飛冰箱換帥防下滑無法擺脫被出售困境》一文,得到了新飛新任副董事長高嘉琳等高管的正面回應:稱原董事長張冬貴屬于正常辭職,而新飛接下來不僅將從冰箱向洗衣機、空調等大白電領域擴張,還將重新實施“扁平化管理”和“以市場為導向”。
新戰略受質疑
對此,有行業分析師指出,高嘉琳雖然擁有在新飛電器多年的從業經驗,也是新加坡豐隆集團頗為信任的人。但其并沒有大型家電企業的全面操盤經驗,更缺乏帶領團隊進行二次創業和變革的激情與精力,只是張冬貴突然離開后的過渡性人物。新加坡方面顯然并不奢望高嘉琳帶領新飛創造新的輝煌,只是要少犯錯誤,維持新飛在市場上的原有地位。
在國內現有的白電品牌格局和市場環境下,新飛從冰箱向大白電的全面擴張計劃,被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更像是一場企業秀,緩解市場和消費者對于新飛被再度出售的擔憂”。家電觀察家張彥斌認為,“從張冬貴11月下旬離開,高嘉琳12月初上任,短短10多天時間便決定多元化擴張,這種戰略決定顯得非常匆忙,更沒有考慮家電下鄉等政策將于2011年年底逐步退出的社會因素以及美的、海爾、海信科龍等市場品牌因素。”
業績不佳屬實
此前,本報獨家披露,“張冬貴屬于被新加坡豐隆集團總部要求主動離職,并非自己意愿”。雖然此次高嘉琳回應稱“張為主動辭職”。
對此,一位新飛電器區域市場主管則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張冬貴的離職非常突然,絕不是自己主動遞交的辭職報告,只不過是為了照顧其面子。這些年來,張冬貴給新飛帶來的是一種‘破壞性’改造,沒有讓資本發揮作用,更沒有讓新飛把握擴張的機會。”
日前,新飛電器總經理李根在杭州時也對媒體透露,“這兩年新飛與自己比是增長的,但與同行相比則沒有他們快,美的就取得了40%的增長。6年前新飛交給張冬貴時,市場排名在第二,現在,許多原來的‘游擊隊’都跑到我們前邊。董事長不僅要做正確的事,而且要正確地做事。張冬貴未達到董事會的要求。”
新飛冰箱的業績不佳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新加坡方面顯然不愿意正面回應。對此,一位家電分析師指出,“這幾年來,豐隆亞洲一直是希望給新飛找到好婆家、賣個好價錢。但前提則是新飛必須要在冰箱市場中擁有穩定的地位和市場份額。”
企業陰影未除
作為一家在新加坡以金融酒店等貿易為主的公司,豐隆當年投資新飛電器只能看作是一次產業投資的新嘗試,顯然是希望其在制造業賺取一定的利潤。不過,近年來新飛電器的發展和市場表現,顯然不僅無法給豐隆帶來利潤回報,反正讓豐隆擔心當年的投資成本隨著新飛在國內冰箱市場份額的快速下滑而不斷縮水。
上述行業分析師指出,“張冬貴的離開、高嘉琳的復出,并不能解決人們對于新飛未來發展影響的擔憂。 [NextPage]高嘉琳主政新飛并開啟了多元化擴張,實際上新飛的空調和洗衣機業務此前均已經開始發展,只不過是老酒換新瓶。”
在人們最擔心的問題上,豐隆到底只是希望將新飛電器做到一定規模和業績后便出售,還是會一直將新飛電器作為一項事業一直經營和持續下去?高嘉琳并未給出答案。對于這一問題,本報也曾多次聯系新加坡豐隆公司,但在本報截稿前并未收到任何答復。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