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互聯網電視涉及產業鏈中的利益分配。在美國,幾大電視網不愿意自己的壟斷地位被威脅;而谷歌等公司還沒找到服務電視用戶的好辦法。因此互聯網電視發展不會非常迅速。
電視巨頭——“你什么節目也拿不到”
去年10月16日,索尼公司生產的第一臺谷歌電視上市。5天后,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三大電視網宣布聯手封殺谷歌電視,隨后福克斯和維亞康姆跟進。
現在,如果你打開一臺谷歌電視,找不到《海軍罪案調查處》等最流行的系列劇;嘗試點擊“NBA”搜索,看到的不是籃球比賽,只是靜態的比賽統計數據。12月7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穆恩維斯在全球媒體論壇上說:“谷歌一分錢不花,就想通過網絡拿到我的電視內容,決不可能。必須留意谷歌電視——我們不了解它,不清楚它會對行業造成什么影響。”
穆恩維斯實在是言不由衷。其實他非常了解谷歌獨特的商業模式,也知道谷歌電視會帶來什么影響——這是精確的互聯網廣告對模糊的電視廣告的全盤顛覆。如果把美國總額700億的電視廣告市場比作一塊蛋糕,那么谷歌電視不是請求“分一杯羹”,而是要砸碎它,烤制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新蛋糕。這就是谷歌電視“犯眾怒”的原因。
谷歌總裁施密特說:“當你看電視劇時遇到廣告,轉而去上網了,我們能把你的活動記錄下來。所以我們知道哪些廣告是有效的。”谷歌的廣告能精確地找到受眾,而且只有觀眾點擊后才收費。這與傳統電視廣告相比,價格更低,效果更好。如果谷歌電視得勢,廣告客戶必定減少投放傳統電視廣告;另一方面,谷歌從沒承諾給電視公司任何補償。
一家電視公司的工程師評價說:“谷歌的野心太大。它創造一種看電視的新方式,破壞了傳統電視的產業鏈。”
網絡電視——機頂盒不斷變小
“電視融合網絡,網絡融入電視”是谷歌電視的口號。
從硬件上看,谷歌電視意味著把一臺小型電腦嵌入電視機。有時候這臺電腦在外邊,那就是機頂盒。從軟件上看,谷歌電視把源自智能手機的安卓操作系統嵌入電視機;打開電視,一個瀏覽器頁面嵌入了畫面。人們可以用電視機上網,搜索任意一個視頻,然后在大屏幕上播放;也可以下載安卓相應的應用軟件。這種開放架構是谷歌電視的特色。在谷歌電視上,互聯網不僅是一個傳輸渠道,也是內容來源和服務方式。谷歌電視項目負責人錢德拉說,“我們有搜索框,電視能連接浩瀚的互聯網,可以收看‘一百萬個頻道’!”
欲染指互聯網電視領域的不只谷歌一家,但其發展過程都受到不同因素的掣肘。
1999年,微軟公司在全球范圍推行“維納斯”計劃。 [NextPage]所謂“維納斯”是用電話調制解調器做機頂盒,嵌入“視窗”操作系統。比爾·蓋茨指望這個售價2000元人民幣的機頂盒插上網線后,兼容VCD、電視和網絡功能。他找來了飛利浦、宏碁、聯想等企業搭建產業鏈。
“維納斯”項目先后投入幾十億資金,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原因在于當時的環境還不成熟。早期互聯網網速太慢、應用程序很少,“維納斯”因缺乏各方面的技術支持而舉步維艱。
2006年,蘋果公司推出蘋果電視機頂盒,體積比網絡路由器還小,售價600美元。
今年蘋果推出了蘋果電視二代,售價降到99美元,機頂盒的體積比手掌大不了多少。截至目前,蘋果電視二代的銷量已經超過100萬個。
與谷歌電視不同的是,蘋果電視不能開一個瀏覽器上網,而是定向鏈接到Netflix和YouTube等視頻網站。另一個內容來源是通過iTunes付費觀看電影(價格4.99美元/部)。
喬布斯曾和美國幾大電視制作商談判協作事宜,但最終沒有成功,只能以0.99美元/集的價格租賃劇集。蘋果電視的租片來源僅僅限制于福克斯和美國廣播公司兩家,而且由于蘋果電視不帶硬盤,“租”來看的電視劇沒法錄制保存。
蘋果電視沒有用上在iPhone等平臺上廣受歡迎的應用程序商店,這與其他互聯網電視相比,在功能上略顯單調。
2010年,三星公司宣布開發互聯網電視。三星是美國電視機市場的老大,占去年660萬臺市場銷量份額的18.4%。
三星同樣沒有走谷歌電視的開放網絡瀏覽器路線,而是著重利用互聯網開發應用程序。去年9月,三星聯合ESPN、百思買等合作伙伴在加利福尼亞舉行應用程序開發者大會。目前,三星提供下載的程序已超過200萬個。12月,三星宣布用戶在它的應用程序商店的下載量已過100萬次。得州撲克、HuluPlus(一個在線租賃電視劇的服務)等程序最為熱門。
操作不便——趴在鍵盤上看電視
互聯網電視要占據客廳,還有一個難關,即操作是否簡便。
以谷歌電視為例,復雜的操作帶來惡評如潮。在購物網站Amazon上,19%的人給了最低的一星,38%的人給了三星或者更低。
你沒法用一只手遙控谷歌電視。目前谷歌電視的終端產品有2種:索尼公司出品的四款電視,24英寸到46英寸,售價600美元到1400美元不等;羅技公司生產的“Revue”機頂盒,售價299美元。索尼的遙控器像一個PS游戲手柄,中間密布鍵盤和功能鍵。羅技配套一副小號的無線鍵盤,鍵盤右上角是一塊觸摸板,可以模擬鼠標。
觀眾不習慣從網站到電視畫面的切換。扎克·岡薩洛在上個月買入一臺索尼谷歌電視。他這樣評價說:“……一個草率、混亂的作品。瀏覽器不穩定,我得不斷調整‘縮放’安排頁面,卻又經常放得太大,不方便!”
也有人干脆覺得用一臺電腦就夠了。 [NextPage]美國人奧利佛·帕克有一套羅技“Revue”機頂盒,他說:“既然有一個鍵盤,就沒必要隱藏地址欄。換句話說,我想使用標準的瀏覽器瀏覽。”
按觀眾的習慣,一般來說總是躺在客廳的沙發里擺弄遙控器,隨意選擇頻道。如果是觀看谷歌電視,你要趴在鍵盤上忙碌半天。
相比之下,蘋果電視的操作要簡單許多。遙控器很小巧,只帶有1個五維導航鍵、1個播放鍵和1個菜單鍵。它還可以使用iPhone和iPad來遙控。
由于操作的簡便化問題沒有解決,谷歌公司決定回避1月份的CES消費電子展。在實現功能與操作的平衡問題上,有人建議用帶安卓系統的手機來替代遙控器,因為谷歌電視使用安卓操作系統。這在技術上不難實現,如果這一點定下來了,不久的將來人們就可以坐在沙發上拿著手機更換電視頻道。
傳統電視——主動出手建視頻網站
目睹網絡視頻的紅火,傳統電視巨頭開始主動出手。
2007年,全國廣播公司和福克斯共同投資建立了Hulu視頻網站,讓觀眾免費觀看《24小時》等電視劇。Hulu試圖以堅持正版、高品質的視頻內容取勝,換句話說,Hulu著重帶版權的傳統電視節目,而Youtube著重網民原創視頻。
電視公司認為,觀看互聯網視頻和觀看電視節目的受眾不同,所以互聯網廣告和電視廣告的價格也不同。只有在谷歌電視用網絡占領大屏幕的情況下,互聯網視頻才會威脅傳統電視。
在Hulu上,每22分鐘的視頻內容帶有2分鐘強制性的廣告,但意外地受到人們歡迎。據一家視頻資源調查公司統計,Hulu的廣告觀看量月均突破10億次,排名全美第一位。Hulu總裁賈森·基拉爾在“媒介2010”活動上透露,Hulu2010年的收入將達到2.4億美元,盡管其流量不到Youtube的10%,卻達到了與Youtube相當的收入規模。
去年6月,Hulu推出了付費業務HuluPlus,月租費7.99美元,用戶可以使用電腦或iPhone等設備看到大量電視節目。賈森·基拉爾承認,為了協調用戶和廣告客戶,籌備HuluPlus花了1年時間。為了不與付費有線電視沖突,HuluPlus不提供帶時效性的新聞和體育節目,而且節目來源主要是全國廣播公司、福克斯的互動電視和美國廣播公司的廣播網絡。
谷歌,讓人羨慕讓人恨
谷歌電視把美國電視業巨頭嚇倒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穆恩維斯跳出來開口:“……我們不能給谷歌電視過度的控制力”,他在采訪中反復提到“控制”一詞。
谷歌的終極理想是讓觀眾打開電視先用谷歌瀏覽器搜索,或者由谷歌分析觀眾的喜好,引導他們定制節目。有人認為,這幅圖景一旦成真將有壟斷視聽之嫌。
“勿作惡”是谷歌自稱的企業宗旨。但是技術力量越強,就越容易觸碰商業利益和社會倫理。
美國國會1941年通過法案規定,一家傳媒公司的電視受眾不準超過全國觀眾的35%。 [NextPage]這本《電視所有權法案》構成了如今幾大電視網競爭割據的局面,它會允許“谷歌決定觀眾看什么”嗎?
谷歌總裁埃里克·施密特曾在舊金山的WEB2.0峰會上暢談谷歌電視的“錢景”:“谷歌電視會吸引更多的人,用的人多了,自然好賺錢。”
新媒體資深專家張彥翔說:“如果谷歌電視的用戶規模擴大,商業模式能夠成熟,谷歌電視很有可能作為一個運營媒體,謀求利益最大化。”
隨著谷歌的步步擴張,“搜索帝國”在壟斷這件事上難免瓜田李下之嫌。谷歌不僅決定你看什么,它可以決定更多。
去年夏天,谷歌為提升旅游搜索業務,出資7億美元收購ITA(美國航班信息軟件開發商)。甫一公開,多家旅游搜索網站就要求中止收購,啟動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
無獨有偶,歐盟去年11月底宣布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此前,歐洲多家電子商務網站向歐盟投訴谷歌侵犯了他們的利益。原因可能是谷歌針對在線購物及好評度的搜索觸怒了它們。
去年10月,一名日本女子發現谷歌將她晾曬出來的內衣照片放上了“谷歌街景”。這名女子不得不為此搬家,她一怒之下與谷歌對簿公堂。此外,由于公民隱私方面的爭議,谷歌街景服務在德國也遇到了阻礙。
谷歌能“曬”人家的內衣,也有能力“曬”別人的隱私。埃里克·施密特說:“計算機只需搜索到網民的14張照片,就可以識別其身份……如果你有什么事不想讓別人知道,也許一開始就不該去做。我們會保留用戶的cookie幾個月,而且政府是可以根據愛國者法案要求我們把資料提供出來。”這讓公眾為自己的隱私十分擔心。
2010年的谷歌讓人不斷想起微軟過去的許多做法。競爭者對它羨慕嫉恨,合作商對它心灰意冷。谷歌的企業宗旨“勿作惡”本來是斥責微軟壟斷地位的,但現在的谷歌怎么看都是步微軟的后塵。
按照施密特的說法,社會應當準備好應對技術的進步。“技術本身沒有善惡之分。我認為,現在是人們應對技術進步的時候了。”但技術也應以人為本,不是嗎?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