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早間消息,一次旨在建立全球互聯網監管政策的嘗試周四以失敗告終,原因是很多西方國家認為,這份妥協后的計劃賦予了聯合國和其他官員太大的權限。
本次大會由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以下簡稱“ITU”)舉辦,截止日期是本周五。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代表當天在會議上發言,反駁了這份調整后的提案。美國代表特里·克拉默(Terry Kramer)說:“美國不能在這份協議上簽字。”
雖然其他國家仍將于周五簽署這項協議,但由于缺乏全球最大的幾個經濟體的參與,意味著這份文件的實際效力將會大打折扣。
雖然技術專家擔心,這份協議可能會使政府合法對互聯網展開更多審查和監督,但未能達成一致也將加大互聯網在不同區域之間運營模式的分化。
“未來可能會出現一個四分五裂的互聯網。這對所有人都不利。我希望我們的美國和歐洲同事能夠秉承建設性的立場。”俄羅斯電信與大眾傳播部首席互聯網主管安德烈·穆克哈諾夫(Andrey Mukhanov)說。
美國和其他反對該協議的國家代表稱,他們會繼續在其他國際會議上施壓,統一支持他們所謂的“多利益相關者模式”,希望由私有行業組織來制定標準,并在互聯網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希望擴大ITU職責范圍的國家,則對于未能達成一致感到惋惜。阿聯酋代表埃里克·阿瓦德(Tariq al-Awadhi)表示,他們被美國“欺騙了”。美國此前曾經聲稱,只要將互聯網問題從主要的公約中移除,并列入非約束性解決方案,將ITU作為“多利益相關者模式”的一部分,該國就將在妥協后的公約上簽字。
“遺憾的是,這些國家違背了妥協承諾,并徹底破壞了這次談判。”阿瓦德說,“我們付出了一切,卻一無所獲。”
阿瓦德表示,這份公約應該覆蓋各個電信領域,包括通過互聯網語音通訊和互聯網即時通訊服務。“這些服務都使用電信網絡,而且使用電信服務。”他說。
克拉默則表示,美國懷著誠意展開了談判,但有些問題卻不可能達成一致,包括該解決方案對ITU職責的承認。他說,其中有一部分關于刪除垃圾郵件的內容,使得政府可以借機監視并封殺政治或宗教信息。
該結果也令ITU秘書長哈馬德·圖埃(Hamadoun Toure)頗感失落,他此前曾經預計,此次大會將達成“輕度”互聯網監管協議。
但他表示,這次為期12天的會議引發了空前的關注,讓人們得以了解全球電信監管領域的差異和重要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會議已經取得了成功。(思遠)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