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將開始開發自己的產品,以彌補代工的低利潤空間。”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對外表示。為此富士康已經與幾家硅谷風投公司達成協議。
可以看出,鴻海正在著力于垂直整合,不僅上游核心零部件進軍,也向下游銷售拓展。為了拓展3C生態鏈,未來的鴻海,希望做到設計、生產、銷售、售后服務領域。
不過,這一切并不容易。鴻海渠道零售第一戰——萬得城在上海甫一開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迎來競爭對手蘇寧電器的“敲山震虎”,發起史上最大幅度的低價促銷。
競購上游
液晶屏的需求隨著智能手機暢銷而升溫,為此,鴻海集團正圖謀壯大全球中小尺寸面板的規模。
若此番12億美元順利收購日立顯示器,鴻海旗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企業。此前,鴻海曾收購臺灣奇美電子,新奇美已經列名全球第三大。
“目前還未達成任何協議,還有其他的競爭者”,日立集團證實,公司正在與鴻海談判。但目前還未達成任何協議。
據悉,日立顯示器是全球知名中小尺寸面板公司,需要加大資金和渠道以擴展業務。在過去5年,日立顯示器持續虧損,集團期望剝離虧損業務,將經營資源集中到社會基建核心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鴻海若取得日立顯示器生產技術后,則應用于智能手機領域,致力于降低生產成本。并且鴻海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擁有穩定的LCD面板客戶,因此新廠在未來渠道、產能上多有保障。
此前有報道稱,鴻海將投資約12億美元,用于該項顯示器業務上,預計新建的工廠將于2012年投產,生產中小尺寸的LCD面板,主要其產品將供給鴻海的智能手機使用。
若收購實施,富士康將傾向于控股,新廠產量將實現翻番,鴻海則計劃未來兩年,參與合資廠的股票發行,分兩次收購,投入資金將以私募方式,在2012年3月前和后一年注入。
過去幾年以來,鴻海著力于垂直整合,向上游核心零部件進軍。此前,鴻海借旗下群創整合了臺灣統寶與奇美電子,在全球中小尺寸面板業,已擁有相當的競爭力。
除了日立顯示器之外,鴻海旗下富士康也有意于美國新創公司,開發傳感器等相關產品。
鴻海財報顯示:今年前9個月,凈利潤率為2.7%,低于去年同期的3.5%。半年報顯示,鴻海的子公司富士康國際虧損已經擴大至1.43億美元。此外,富士康的兩次加薪,也將增加數億元的用工成本。
渠道競爭
鴻海除了研發自己的產品,以獲得更高的代工利潤外,還致力于憑借成本優勢,加大產品出路。[NextPage]為了拓展3C生態鏈,鴻海決定高調進軍消費電子產品零售業,希望做到設計、生產、銷售、售后服務領域。
鴻海持股的大型電子專賣店實驗點放在上海,正如2006年,美國百思買將其在北美之外的第一家門店選擇開在了中國上海。
“我們計劃在上海投資2億,計劃到2015年,在全國的門店數量超過100家”,公司持股的萬得城宣布,其預測2013年,中國電子消費家電市場潛在需求量有可能達到1500億歐元。
“不過,上海會是一個測試市場,因為競爭因素,不排除失敗可能性”。一位萬得城高管坦承。萬得城于2010年11月中下旬在上海開業。不到一個月,競爭對手蘇寧電器,遂發起史上最大幅度的低價促銷。
“很顯然,蘇寧的此次降價策略就是沖著萬得城去的”,一家3C零售商區域負責人透露,萬得城目前主要的策略,就是新貨上架后不久即拿到網絡上進行銷售。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鴻海旗下的萬得城,將與美國百思買一樣,面臨本土業者的沖擊。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曾明確表示:“5年內不會將百思買作為競爭對手。”
對于鴻海來說,布局的3C渠道仍在勾畫中,“目前鴻海布局的3C渠道大致可分為五種,大型電子專賣店、大中型IT大賣場、超市店中店、小型數碼連鎖店,另外就是在線的飛虎樂購網站。”郭臺銘的特別助理胡國輝介紹,這些渠道將依據特性,分布在不同類型城市。
“門店數量不是唯一競爭指標”,萬得城表示。當前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非常分散,市場領導者只占7%的份額。
本報獲悉,除了終端渠道競爭,鴻海還致力于與LED和太陽能產業合作。有消息稱,鴻海旗下的LED芯片和封裝產能,也將尋求上游突破。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