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限牌限購了,彩電沒有。不幸的是,彩電卻銷售遇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國內彩電量額齊跌,跌幅均在20%左右。5月28日~6月24日這四周期間,彩電銷售同比繼續下滑11%。“銷售不好無事可做,人都長胖了。”有彩電廠商市場部人士調侃到。話雖如此,眾彩電廠商第一時間出手緊抓“節能補貼”猛推節能電視。同時,合資品牌則主打大尺寸,寄望以大面子穩住不斷下滑的價格。激烈的“爭上游”牌局,催生了虛標能效、產品故障周期縮短等不良現象,消費者需要謹慎對待彩電廠商的種種“利好”,避免被忽悠。
彩電量額齊跌
“都說消費不景氣,可是手機還是照樣賣,而彩電卻真的不景氣。”7月6日,廣州一家3C連鎖賣場市場部主管告訴記者,賣場手機數碼銷量較穩定,而彩電銷售卻不容樂觀。此前,另一家連鎖賣場一門店總經理透露,今年5·1黃金周對家電銷售的拉動也相對降低,只相當于全年銷量的10%左右。據中怡康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銷量和銷售額呈現集體下滑的趨勢。1~4月,彩電整體市場零售量為553.71萬臺,同比下降19.22%,零售額229.46億元,同比下降24.49%。其中液晶電視作為主力,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下降了17.89%和24.13%。
業內人士認為,70%左右的國內電視需求來自更新換代,除非有革命性技術,電視內銷量難以出現大幅增長。
廠商各種手段齊上陣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下旬,互聯網電視和3D電視滲透率分別升至55%和40%左右,但零售均價從年初開始連續下降。預計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2012Q2主要電視廠商的毛利率環比Q1難有上升。而國信證券預計,8月左右彩電零售及出貨數據將出現好轉。因為6月開始的節能補貼政策逐步產生作用。另外,彩電業在經歷近三個季度的低迷后,競爭格局將更有利于具備產品創新的公司。然而,分析人士總是過于樂觀。
記者走訪賣場發現,對于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節能電視,不超過400元的補貼,遠不如當初“以舊換新”的10%,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是“杯水車薪”。長虹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張林表示,節能補貼不同于以舊換新,前者更注重推動彩電廠商節能技術升級,主要針對制造企業。因此,雖然補貼不夠勁,但對于銷量可觀的一線廠商而言,則是較強的推動。
一邊抓補貼,一邊產品升級。7月3日,夏普在中國市場發布首款80英寸液晶電視,雖未透露售價,但比較其在美國、日本市場80英寸液晶電視預售價約7.5萬元人民幣,自然價格不菲。而在售的夏普70英寸電視,售價近3萬元。三星亦在韓國推出售價1.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萬元)的75英寸巨屏電視。據悉,目前夏普在60英寸以上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中國市場達到75%。
需慎對廠商“利好牌”
降價、打補貼牌、巨屏產品升級……在低迷的市場中,中外彩電廠商如今只能寄望于這三張牌,或單打,或組合拳。然而,彩電廠商虛標能效騙消費者、騙取節能補貼的“頑疾”再生。據本報日前報道,一款1級能效、售價1萬元的海信電視,在特價后補貼400元,售價為8600元。然而,盡管其為1級能效,卻達不到享受補貼的液晶電視能效指數門檻1.7。
類似情形也出現在長虹、康佳、TCL、三星等品牌身上。據了解,節能液晶/等離子電視能效指數要分別大于或等于1.7和1.4。業內人士甚至稱,市場上超過8成的彩電產品都不能達到國家節能補貼的要求。
同時,彩電故障周期縮短,則是另一個消費難題。據靈基咨詢數據,消費者反饋的夏普電視出現故障的平均時間是14個月,質量表現已落后于其他合資品牌。“大尺寸消費規模小,潛在質量風險爆發局面難以控制。”靈基咨詢副總經理胡洪森說。
“10年后中國電視品牌不超過三個。”日前,身處“最焦慮的一年”中的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對媒體如是表示。焦慮的背后,是市場表現疲軟。他預測,彩電企業將會引發一場大的洗牌,更多企業面臨淘汰。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