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披露,小米2018年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 />
3月19日,小米公布了其上市之后的首份年報。
據披露,小米2018年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
其中,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營收約1138億元,同比增長41.3%,占總營收比重為65.1%,去年同期的占比為70.3%;IoT與生活消費品營收約438億元,同比增長86.9%,占比為25.1%,去年同期為20.5%。
可以看出,小米的營收雖然仍以手機業務為主,但其占比正不斷下降,而IoT業務的營收增速最快,營收占比也在不斷提升。
去年,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向消費者發出承諾,小米的硬件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將超出部分返還用戶。
根據財報,小米2018年的硬件綜合稅后凈利潤率為正,且小于1%(包括手機、IoT及生活消費品在內的智能硬件)。
3月19日,西南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陳杭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財報來看,小米智能手機在去年實現逆勢增長,并站穩高端市場;同時,智能電視出貨量的倍增,也成為其互聯網服務變現重要渠道。
財報發布當天,雷軍表示,這個數據,證明了用戶利益與企業所得,可以毫不對立地和諧存在。
其還指出,財報數字背后,小米成功實施了一系列主動調整,并梳理了未來5年的核心戰略,是意義更為深遠的關鍵行動。相比財報中的數字,這才是小米2018年最重要的成績。
手機銷量逆勢增長
報告期內,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19億臺,同比增長29.8%。而根據IDC統計,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4.1%。
雷軍指出,針對手機業務,小米在2018年第四季度成功完成了品牌梳理,以及產品結構、發布節奏的主動調整。2019年年初,小米將紅米升級為獨立品牌Redmi,再加上2018年拓展的黑鯊、美圖及POCO等子品牌,小米已經在手機業務上形成了多品牌的發展策略。
按照規劃,小米主品牌手機未來的主要定位是發力中高端。根據財報,2018年,小米售價在2000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機收入,占智能手機總收入的31.8%,得益于此,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同比提升17%。
在研發方面,從2016年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研發費用逐年遞增,復合增長率66.2%,報告期內研發投入達到58億,同比增長83.3%。
雷軍稱,“今天,我們已身處5G春天來臨的前夜。在5G時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新換機潮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機會。小米持續在創新、品質、交付方面夯實基礎,以及逐年大幅增加的研發投入,也為在5G時代贏得新的爆發做好了準備。”
不過,小米年初發布的小米9系列手機正在經歷供貨危機,這也不禁讓外界再次對小米的供應鏈產生擔憂。3月14日晚間,小米商城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稱,因備貨不足,決定將3月15日上午小米9系列的開售取消。
針對供貨問題,雷軍則通過微博表示,“小米9備貨總量不少,首月供貨將超百萬臺”,“假如小米9首月供貨不足百萬臺,他將去工廠擰螺絲”。
財報發布后,小米CFO周受資在業績電話會上向記者示,預計到3月底,小米9和小米9透明尊享版出貨量將超過100萬臺,加上小屏旗艦小米9 SE,小米9系列的整體供應量將超過150萬臺。
發力IoT與國際市場
在整個物聯網產業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具有先發優勢的小米IoT業務也保持了高速增長。報告期內,小米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收入為438億元,同比增長86.9%。
據周受資透露,IoT業務中,小米電視的貢獻最大。2018年,小米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840萬,同比增長225.5%。此外,報告期內,小米也開始向白電領域進軍,分別在2018年7月和12月推出了米家空調和米家互聯網洗烘一體機。
2019年,小米集團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AIoT業務已經成為集團核心業務之一。
雷軍表示,2018年是小米AIoT嶄露頭角的一年,AIoT已被公認為下一個核心機遇,是新時代的超級互聯網?!斑^去數年間,在AI與IoT領域的投入為小米贏得了顯著的領先優勢。未來5年,小米將All in AIoT,專項投入至少100億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IoT平臺已鏈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約1.51億,同比增長193.2%。擁有5個以上小米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用戶數約230萬,同比增長109.1%。
同時,小米推出的小愛音箱累計出貨量超900萬臺。而截至去年底,小米推出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平臺“小愛同學“,激活智能設備數超過1億臺,月活用戶超過3880萬人。
報告期內,小米廣告收入大幅增長,互聯網服務變現能力持續增強。據披露,2018年小米廣告收入101億元,同比大增80%,占公司互聯網收入63.1%,占比進一步提高。
陳杭指出,這主要得益于推薦算法持續優化帶來的精準營銷。其表示,看好小米未來來自海外互聯網服務、非智能手機設備尤其是智能電視,以及IoT平臺擴大等三個方面帶來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增量。
2018年,小米在國際市場的收入為700億元,同比增長118.1%。占總收入比重為40.1%,去年同期為28%。
據財報披露,在所有海外市場中,印度、印尼及西歐表現最佳。
根據Canalys的資料,小米智能手機在印度連續六個季度保持出貨量第一,報告期同比增長59.6%;在印度尼西亞的出貨量同比增長299.6%,按出貨量計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在西歐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415.1%,按出貨量計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除了智能手機外,小米在2018年也開始向海外擴張IoT業務。2018年2月,小米智能電視進入印度市場,并在2018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場出貨量排名第四。
同時,小米在報告期內向印度以及印尼推出視頻、應用程序商店以及動態服務消息。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海外互聯網收入,占互聯網服務總收入的6.3%,同比增長1295.6%。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