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世界其它三大導航系統比較
CFP圖片
從昨天開始,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手持北斗導航終端,不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還能通過導航衛星,將自己的位置信息以短信形式發送給救援者。舉例來說,如果有驢友在野外迷路,又無法用手機、對講機與外界聯系,就可以用北斗導航終端測出自己的位置,向衛星發送短信,衛星再將短信傳給救援者,這是GPS導航儀無法完成的工作。
□晨報記者 楊育才
今年9月30日,一個14人戶外登山團隊違規進入四川四姑娘山景區海子溝,連續12天都無法和外界取得聯系,當地組織數批搜救隊進山搜尋。“失蹤”14天之后,這批驢友才走出信號盲區。
或許到了明年,這種“有驚無險”將不復出現。從昨天開始,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手持北斗導航終端,不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還能通過導航衛星,將自己的位置信息以短信形式發送給救援者。這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別于世界其他三大導航系統的最大特色。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昨天透露,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了10顆衛星,建成了基本系統,未來將發射30顆衛星。根據北斗導航系統“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到2012年左右,將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覆蓋全球,精度甚至會超過GPS。
試運行即可提供導航服務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于當天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
冉承其表示,在試運行階段,北斗導航系統就可以提供全部功能,包括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以及北斗系統獨有的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據悉,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了10顆衛星,建成了基本系統,未來將發射30顆衛星。
經前期系統測試,北斗系統試運行服務期間,服務區域為東經84度到160度,南緯55度到北緯55度之間的大部分區域,水平位置精度為25米,高程位置精度為30米;測速精度可達每秒0.4米;授時精度為50納秒。
明年北斗服務精度達10米
冉承其介紹說,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采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到2012年,按照北斗系統組網發射計劃,還要發射6顆組網衛星,進一步擴大系統服務區域、提高服務性能,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屆時,覆蓋區內定位精度將提高到10米。
據介紹,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以后,在亞太地區的導航精度將與GPS相當或略有差距。等到2020年左右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之后,北斗系統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在全球范圍內將與GPS相抗衡,而在增強區域也就是亞太地區,北斗的精度甚至會超過GPS。
和GPS一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開放服務是在衛星覆蓋的服務區內,面向大眾用戶免費提供定位、導航、測速和授時服務;授權服務則是面向專業用戶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此外還能提供短報文通信、差分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的信息服務。
裝載公務車減少公車私用
盡管從昨天才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此前已經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通信、電力、金融、氣象、海洋、水文監測等各個方面。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發生后,基礎設施和通訊設施全部被破壞,地震災區成為“孤島”。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專門為救援部隊緊急配備1000多臺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終端機。利用北斗的定位和短報文功能,救援部隊實現了各點位之間、點位與指揮部之間的信息聯絡。
據冉承其介紹,在2008年南方冰凍災害、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舟曲泥石流救災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同樣大顯身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提供的服務,遠非定位、導航那么簡單。冉承其透露,我國相關部門和各省市已經及早著手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運用。他舉例說,在交通運輸部正開展的重點運輸車輛監控管理、服務示范工程中,北斗系統可以重點解決“兩客一危”,即客運班車、旅游包車和長途危險品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的監管和服務問題,有效地提高監管效率,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大大提高出行安全。
此外,中國氣象局也正在組織開展基于北斗系統的大氣、海洋和空間監測運行應用,對推動提高我國空間氣象監測預警能力、降低災害危害程度都帶來了巨大的作用。據《廣州日報》報道,廣東省近日采用了基于北斗的公務車輛管理服務,為公務用車監管提供了新的途徑,大幅度減少了公車私用現象。
有民企著手研發北斗終端
北斗衛星導航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普通百姓什么時候能享受北斗導航服務呢?
對此,冉承其透露,上個星期他到廣東去做調研,看到廣東珠三角很多民營企業、電子企業已經在從事北斗終端的研發,北斗應用終端已經開始進行路測和跑車試驗,性能都非常穩定。隨著后續衛星數量的增加、系統穩定性的提高,以及地面應用終端研發的不斷完善,對提高產品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推動運用都將具有很大的幫助。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同時發布。冉承其解釋說,這個文件用來約束、規范和定義北斗衛星與地面接收終端之間的信號接口或特征,其中還包含北斗導航衛星發射信號的方式、頻率等相關參數,有了這些數據,開發北斗終端時才有據可依。
與GPS兼容打造“一機雙卡”
目前,美國GPS系統占據了我國民用導航市場的九成以上市場,“北斗”正式提供服務之后,是否會逐漸取代GPS的地位?
對此,冉承其認為,在提供試運行服務時,國內相關企業已著手從事“北斗”應用終端的研發,以及北斗和GPS兼容終端的研發,意味著使用GPS終端的普通用戶,將來可以單獨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兼容的終端。“多一個選擇肯定會有更多的幫助,會對系統的精度、可用性帶來更好的改善。”
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沖則告訴記者,北斗導航不會取代GPS,而是與之互補。兼容北斗和GPS的終端,類似于“一機雙卡”的手機,可在一臺導航儀上自動切換,從而提高定位精度。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冉承其表示,在提供無源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時,北斗系統和GPS等三大系統一樣,在用戶數量上沒有限制,而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務也都是免費的。
他還透露,目前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萬。
[新聞鏈接]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發射百顆衛星上天
據新華社報道 中國航天正處于高密度發射時期,“十二五”期間的目標是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發射上天,100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近4至5年,平均每年要實施20次左右的航天發射活動。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說:“2011年,中國航天已經完成了19次宇航發射,發射了21顆航天器,其中包括3顆北斗導航衛星,也包括天宮一號(微博)和神舟八號。 ”趙小津說,在今年世界航天發射次數排名當中,中國排名第二。前三位分別為俄羅斯36次,中國19次,美國18次。
[獨門絕技——短報文服務]
衛星可短信告知別人你的位置
短信服務是北斗導航的“獨門絕技”。
目前,包括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內,全球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有統計數字顯示,美國的GPS系統獨攬了中國民用導航市場的95%,此外還有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
在昨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冉承其將北斗和其他三大系統做比較后表示,北斗系統具有有源定位和短報文服務的獨特優勢。
冉承其介紹說,美國GPS系統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論是系統的成熟性還是服務的精度,都處于最領先的水平。俄羅斯正在加緊恢復建設格洛納斯系統,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將提供相應的服務。歐洲伽利略系統還在建設中,目前還沒有提供正式的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其他三大衛星系統的建設不完全一樣,我們首先建設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解決了中國無衛星導航系統的問題。”冉承其強調說,北斗系統具備有源定位和短報文特色服務,這是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特色,也是其優勢。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時,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這種特色服務。
據悉,所謂有源定位,是指定位終端可向衛星發射信號;不發信號僅靠接收信號定位的為無源定位。
那么,什么又是短報文服務呢?冉承其解釋說,一般來講,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你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讓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之外,還可以將你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你的位置和情況。“它解決了何人、何事、何地的問題,這也是北斗短信的特色服務,把短信和導航結合,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獨特發明。”
針對短報文通信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研究員郭樹人此前曾有更詳盡的解釋。“如果有驢友在野外迷路,又無法用手機、對講機與外界聯系,就可以用北斗導航終端測出自己的位置,向衛星發送短信,衛星再將短信傳給救援者,這是GPS導航儀無法完成的工作。”
冉承其昨天還表示,依靠“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就能手持一個北斗終端走遍天下。據有關報道稱,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在后續改進、設計過程中,也在借鑒北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特色服務。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