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獨一無二的產品,幾年前,互聯網行業曾經涌現出一大批個性化的定制網站。可惜經歷金融危機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的洗禮后,它們最終也逐一歸于沉寂。10月30日在深圳舉行的互聯網(亞太)高峰論壇上,深圳有企業試圖推一個類似淘寶的平臺,撮合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然而,有“過來者”表示,受制于市場信用和用戶自身等問題,該商業模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定制商品利潤翻倍?
崇尚個性張揚的時代,不少人都希望擁有獨一無二的東西,而現在廠家卻是不斷追求怎么大批量、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產品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與用戶需求存在著一定的鴻溝。由此,滿足人們個性化心理需求的定制產品也成了一片“藍海”。
深圳一品一客總經理呂華良表示,定制是對“長尾巴”理論的一種詮釋。這是規模和精細的問題,長尾巴的“頭”是大規模生產,而“尾巴”就是個性化定制。頭和尾巴的銷售額不一樣,但利潤卻相當。“他舉例說,美國樂高2005年總銷售額是11億美元,通過玩具店出售的標準化產品占9億,在網上由小朋友自己設計而銷售出去只有2億,但兩者利潤差不多。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標準化的消費品由于差異化小,不得不采取低價競爭策略,所以其毛利一般較低,在15%左右。而個性化的商品,由于附加值較高,消費者愿意支付一個較高的價格,所以其毛利比標準化的商品要高,從而跳出了低價惡性競爭的圈子。
然而,對企業來說成本是繞不開的話題,個性化定制是否也帶來高成本。呂華良解釋,成本與利潤是成正比例的,他舉例說:“比如,生產一個印刷圖案的杯子是3分鐘的事情。但是一個普通的杯子只能賣3元,把個性化圖案印上去后,價格就能翻幾倍,這就是提價競爭。”
定制不適合大企業?
盡管杯子很容易實現定制,但是其他商品就很麻煩。比如蛋糕,在一般網絡商城都是標準化產品,配料、尺寸、口味、做法以及價格都是統一的,而在定制網站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而且某一項改變了也會影響到其他項。那么,定制可以大范圍推廣嗎?
深圳悠都網在關閉前,曾經是國內數一數二,并在2008年成功逆勢融資的定制網站,其負責人大海(化名)向南都記者表示,總結這幾年的經驗,定制并不適合規模化、標準化的企業,在他看來,“真正的定制是不可能批量生產的,應該由一些小規模的工作室或者個人來做,因為他們不需要很大的銷售額就能生存,非常適合小批量的定制需求。而網站可以作為一個開放性平臺,為消費者與供應商之間搭起橋梁。”
呂華良稱,他們現在所做的也是基于這種理念,“跟淘寶一樣,一品一客相當于一個電子商務的平臺,廠家在上面為消費者提供定制服務,或者反過來消費者也可以發布定制需求。我們未來還要推出一個真正開放接口(API),類似于Facebook,廠家可以把自己定制的模塊放到上面去,而且還會根據不同的行業、產品類別的特點來開發。”
最大桎梏在于用戶?
“定制門檻太低,很容易引發惡性競爭。”前景在線客戶總監、電子商務分析師王青海表示,其實,前幾年定制網站風靡了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出現了幾百個這樣的網站,很多都是拿著幾萬元啟動資金、購置一臺熱打印機,幾個人的企業。
不過在大海看來,事情并非這樣。“定制是一種相對高端的業務,純粹的個性化必定會帶來成本的提升,這也意味著消費者不能享受到更便宜的價格、服務。”他認為,當年定制網站迅速偃旗息鼓的原因,“大家都希望仗依低價來迅速鋪開、搶占市場,維持這一切背后是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但投資者長期看不到利潤時,資金一撤,游戲結束。”
大海進一步指出,定制最大的問題還不在于自身,而是在消費者。國內用戶的審美、設計能力有限,“定制在用戶眼里就是簡單地把大頭像往上一貼,但這樣一件衣服會好看嗎?定制的東西往往是非常講究美的,用戶不懂設計,直接導致產品的品質不高,他們就不會進行二次購買,網站沒有回頭客,銷量也會急劇下降。”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電子商務交易的誠信度低。大海稱,很多用戶收到產品后覺得設計不合心意就拒絕付款,“因此而產生退貨量特別嚴重,有時候高達35%。”他指出,定制的商品和批量生產的商品不同,因為商品無法再利用,所以退貨會讓網站的損失慘重,這是運營最大的障礙。不過,呂華良表示,在新的定制平臺上會通過支付寶這類第三方支付來保證雙方的信用問題。
采寫:南都記者潘奮圖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