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副秘書長趙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不久前,協會搞了一項調查發現,部分家電企業在執行國家家電產品的“包修”政策以及兌現服務承諾方面,存在著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歸納起來有6種違法違規行為:企業在執行國家家電產品“包修”政策中,混淆或有意混淆“包修”和“保修”;沒有明示平板電視機“包修”期限,“包修”的主要部件名稱與“包修”規定不符;企業倒閉或停產不能履行“包修”責任;家電下鄉中標企業沒有明示“包修”政策;沒有落實7×24小時電話服務;虛假、夸大服務承諾,不兌現服務承諾。
據了解,“包修”和“保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包修”涵蓋概了“保修”的內容,“包修”包括收費和不收費的服務。在1995年開始實施并沿用至今的“新三包”條例中,其實已經沒有了“保修”的概念,“新三包”是指:修理、更換、退貨。其實,很多家電產品的壽命不過10年,因此,所謂“保修10年”,甚至“終身保修”的承諾,不過是企業夸大宣傳的噱頭。
而有些企業為何可以混淆“包修”和“保修”概念,消費者為何分不清“包修”和“保修”的含義,家電服務維修協會認為,我國目前現有的法律法規這兩個詞沒有明確的定義。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中,就混用了“保修”和“包修”。缺乏明確的法律界定,使得企業在經營時有空可鉆,使得執法部門無法可依,使得消費者維權時缺乏依據。
要改變這種狀況,趙捷認為需要國家、企業、消費者三方共同努力。首先,國家有關部門要完善法律法規。其次,企業、行業要自律,要使承諾切實可行,而不是忽悠消費者。同時,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被夸大宣傳所誘惑。
趙捷介紹說,今年2月至3.15前,協會將對6種違法違規行為展開調查,然后把查出的問題寫成報告。向上匯報給主管部門,向下公之于眾,以期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監督。協會將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并建議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加強監管,專項治理。并提示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和維修家電產品時,一定要分清“包修”和“保修”,同時,要注意“包修的主要部件”的條款,謹防上當。
春節前夕,協會以黃牌警示的形式公布了第二批存在問題的企業名單。
電視機類:廣州數碼樂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愛索佳實業有限公司、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深圳惠科電子有限公司、廣東朝野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東門子電業制造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南昌齊洛瓦電器(集團)總公司、上海尊貴電器有限公司。
空調:大金空調(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三菱電機上菱空調機電器有限公司。
洗衣機: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NextPage] 小家電類: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萬喜電器燃氣具有限公司、合肥榮事達小家電有限公司、浙江德意廚具有限公司、中山市坂田電器有限公司、中山市超人電器有限公司。
協會希望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促進國家完善法律法規,促進企業自律守法,幫助消費者擦亮眼睛。最終是要促使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