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8座超高層建筑將全部建仿真逃生系統;新型供水設備一期目標系將水打至500米
本報訊 國貿三期的消防救援、訓練數字系統已經制作完成,即將交付北京市消防部門使用。通過該仿真逃生系統,可對樓內人員進行消防培訓。
昨日,北京市科委通報全市高層建筑消防的科技項目進展,北京市58座超高層建筑(100米以上)將全部制作成3D模擬環境,即仿真逃生系統,納入消防訓練、指揮系統。下一步,將調研如何對超高層建筑中的火災被困人員定位,手機定位可能是目前最可行的技術。
3D系統模擬國貿三期火災救援
“1號消防員,請蹬云梯車從大樓右側進入火場。”高層大廈火災消防臨時指揮系統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出消防員的位置,指揮員通過綜合數字信息系統了解到火場情況,對消防員下令。這就是已經研制成功的超高層建筑消防3D演練系統。
昨日,在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袁宏永副主任臨時充當了一把消防指揮員。
通過廣播引導樓內人員找逃生通道
國貿三期整個建筑已經被制作成了3D模擬環境,樓梯間、消防栓等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袁宏永模擬7層東南角一處電器起火引燃地毯等,臨時指揮中心顯示了火點位置、起火容積、人員疏散等信息。指揮員根據系統配置,對轄區內的消防支隊和消防車進行統一調配。分析完火場情況后,指揮中心決定通過云梯車登高破窗先行壓制火情,同時調派一路消防員從樓內進入。
“1號消防員請通過云梯車進入。”口令一下,1號消防員蹬上云梯車,這一切過程都在指揮中心的監控中;“2號消防員請通過消防通道鋪設水帶。”里外夾攻的戰術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樓內人員的疏散情況也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這時,有幾個人正在煙霧中尋找逃生通道,指揮中心馬上連通大廈消防中控室,指導值班人員通過廣播引導這幾個人順利找到逃生通道。
10分鐘左右,明火被撲滅。指揮中心組織現場消防車有序退出。
■ 追訪
解決“有樓卻無法練兵”局面
看完演示后,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長李進表示,有了這套系統,將解決“有樓卻無法練兵”的局面。
其表示,北京超高層共有58座,現在消防部門一年中很少有機會到里面實戰演練,“有時一年都去不了一次,人家認為影響營業。”而這套實景模擬3D演練系統,嚴格按照建筑3D圖紙制作,準確性達到90%以上,消防員平時就可以用這套系統進行訓練了,“我們還會結合這套系統對消防部隊進行高層消防能力考核。”
■ 解析
人員定位疏散技術
現狀:目前北京消防部門對火災中的人員定位,缺乏十分準確和細致的手段。如高層大廈可通過刷卡信息了解被困人員總數,卻不能獲取具體被困位置。
項目目標:人員定位系統的立項目標是,可通過信息芯片或其他手段,實時獲悉樓內人員位置。
水源供給設備
現狀:現在采用的是接力供水,通過水泵結合供水器,最高可達160米;或通過樓內鋪設水帶向高層供水,最高可達150米。
項目目標:重點研究混凝土泵裝置移植,使之能夠將滅火水源直接供應到超大垂直距離(100米以上),一期項目目標是供水高度達到500米。
消防現場指揮系統
現狀:現在已經有數字化地理信息和數字化信息預案,消防車的位置可以通過車載GPS傳輸。消防員外圍部署情況,需要人工傳輸回119指揮中心。
項目目標:將超高層建筑中的消防傳感設備與指揮人員連接匯總。在消防救援人員、中控室、現場指揮之間進行無障礙傳遞與交流。目前,已經實現指揮人員與火災現場視頻、音頻通話。
■ 焦點
央視新址234米、銀泰大廈250米、國貿三期330米……據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長李進介紹,近年來,全市建筑高度不斷刷新,消防面臨的困難逐漸加大,“上海大火事件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據了解,當前超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的限制因素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人員定位與疏散問題;二是高層滅火缺乏室外水源補充;三是現場大量消防車、指揮車等裝備與人員的實時分布和狀態信息缺乏。負責消防項目的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稱,今年初消防部門立項重大項目,主要就是針對這三大難題,包括超高層人員定位和疏散技術、超高層外部水源供給裝備、消防現場指揮系統三個大項。
【水源供給系統】
消防水槍射程一期目標500米
“現在北京最高的云梯車是90米,年底馬上就運到一部101米高的。”據李進介紹,從目前的訓練和以往的實戰經驗來看,通過云梯車打水最高可以打到110米或120米左右,難以達到超高層建筑的消防要求。
現在能將水打到的最高位置是160米,通過3輛大功率消防車串聯、通過水泵結合供水,“央視大火的時候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如果第一次供水用完了就需要補充水,比較耗費時間。”
此次立項研究的高層建筑外部水源供給系統,將大幅提高消防水槍的射程。據袁宏永介紹,一期目標是可以將水打到500米,該項目已經與湖南的廠家共同研究開發,根據現有的數據顯示,設備可以將混凝土打到400米以上。“如果打水,這個高度還將大幅提高。”李進透露,如果初步試驗成功,還將考慮將設備生產基地設在北京。
【人員定位】
被困者有望通過手機定位
另外一個重要研究項目,人員定位和疏散技術,目前已經有初步成果。據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介紹,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以國貿三期為對象的綜合系統可以提供逃生通道、火情分析等多種信息。
一旦發生火情,指揮人員可以進入系統,查看具體起火的位置、該位置的可燃物性質、火災容量、如何撲救、疏散時間等。
“比如國貿三期7樓起火,系統很快就能顯示起火面積、火焰功率、蔓延速度。”袁宏永演示該系統運用時稱,現在已經完成了國貿三期的系統設計,今后還要逐步納入全市其他57座超高層建筑。這個系統還可以作為消防部門指揮的依據,根據系統顯示的火勢情況,有效調配消防車和消防員。
對于通過什么渠道獲取樓內被困人員的分布信息,袁宏永表示,現在正在對技術方式進行調研,一是利用員工卡植入芯片定位;二是通過手機定位;三是通過員工卡芯片與樓內火災報警器聯動。他認為,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通過手機定位,而且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基站定位,“技術上沒什么問題了,這個還需要有關部門的配合。”
【飛行器滅火】
直升機滅火項目未通過
據袁宏永介紹,原本還有一項基于飛行器的高層滅火研究項目。
第一方案是采用控制軟體,如裝有氦氣的氣球,將水送到高層位置,對起火面進行撲救。但由于北京市低空飛行限制的原因,這個項目被否定了。
另外一個方式是利用直升機對高層火災進行撲滅。但經過試驗,直升機方式也未成功,“上海這次大火也動用了3架直升機,沒有成功。”袁宏永表示,根據目前的條件,高層火災撲滅方面的研究主要還是解決外部水源供給。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郭超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