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費電子產業要如何實現向高端走的思路,在全球化格局中謀更強的話語權?日前,“2011中國(深圳)消費電子流行趨勢論壇”在深圳召開。在業界看來,智能化、互動式、觸控式乃至3D LED都將是要突破的技術關鍵詞。而在產業鏈中,善于攫取核心環節的利潤,才是深圳的正道。
“消費電子行業在2011年并非僅僅是原有需求的簡單修復,更受到了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的拉動。”論壇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為民分析認為,以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移動通信的發展和寬帶設施的建設,使電子行業的“移動、內容、融合”等方面發展趨勢得到了體現。他認為,市場已經不滿足于被動的視聽感受,人們希望能夠跟電子產品互動,向智能化的大趨勢發展。
iSuppli中國市場研究部經理劉學巖認可智能化的發展思路。他對深圳制造業界提醒,電子產品制造企業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競爭優勢很難長期保持,很容易被人復制。他認為,“我們過去做產品,任何一個市場都會面臨一個價格競爭,賺到的利潤非常有限,所以在售后服務方面不是非常熱心。像手機智能化帶來的現象是什么呢?以前做電腦的都來做手機了,也就是說以前做電腦的廠商還要面臨做手機廠商的競爭。我們做一個產品,我們可能20%的產品貢獻了整個營業額的80%或者是利潤的80%,也就是說過去28定律的情況。但是現在,在網絡上消費96%的產品,其實是差不多的。”對此他認為,這個行業也有機遇,就是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組合,通過我們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獲得高利潤。
■ 專家看點
賣出去永遠比創造什么更重要
劉學巖,iSuppli中國市場研究部經理
很多企業在差異化方面有誤區,研發創造出很多消費者不需要的功能,就是過分差異化,你的產品賣不出去,你只能降價格,這樣利潤就很低。我們要把產品做到最優化,把我們的東西賣給真正需要的人。現在是目標客戶定位,發現獲取利潤的關鍵入口,比如現在電腦最賺錢的就是操作系統。比如說iPhone,手機的功能不是特別好,但是玩的功能特別好。另外,在快速的發展中,有時候快比大更重要。在未來技術優勢,賣出去永遠比你發明什么創造什么更重要。
我們一些領先企業在研發、銷售每個環節都做得非常好,但做得都不夠,都是單向,而沒有反向。電子產品制造企業在探索新的生意模式同時一定要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包括運營商、內容提供商,因為他們獲得的利潤都要比我們企業高,所以我們也可以成為運營商、內容提供商。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