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強
近日,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十二五規劃綱要全文公布。針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相關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
對于備受關注的收入分配改革,厲無畏認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進行頂層設計,制度核心是提高居民所得,降低政府和企業所得。國企應適當增加紅利分配比例,使普通百姓獲益。
結構調整中發展GDP
《21世紀》:經濟結構調整常與GDP增長矛盾。比如以資源為主的省份為例,一旦離開資源經濟發展將受阻。如何處理這一矛盾?換言之,在結構調整和發展GDP之間,政府應如何選擇?
厲無畏:我們爭取在結構調整中發展GDP。從2005年到現在,中國已連續7年把GDP的預期增長目標定為8%。而事實上,這些年中國每年實際增速都超出預期目標,其中最高的2007年達到11.4%,受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2008年也達到了9%。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后五年GDP年均增長目標定位7%。這釋放出不再單純追求GDP增長的信號。“十二五”期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同時解決節能環保問題,GDP增長極有可能超過7%,但增長的質量會更好。
過去30年經濟高速增長依靠高投入、高資源消耗。短期內,馬上減低化石能源消耗有難度,但發展方向是高碳能源低碳化,降低污染排放和資源消耗量。同時,積極發展替代產業,改進產品設計,培育新經濟增長點。
《21世紀》:對于新興產業,您看好哪些領域?
厲無畏: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產業有望成為下一輪經濟增長新引擎。
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要來源。國有企業雖占有很多資源,但其缺少壓力,創新動力不足。國家應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一是金融支持,增加企業貸款規模;二是鼓勵企業發展私募、股權基金。
《21世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稱為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當前的緊迫工作。您認為,收入分配調整關鍵在何處?
厲無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進行頂層設計,制度核心是提高居民所得,降低政府和企業所得。
過去七八年我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超過GDP,但城鄉勞動者收入增長較慢,沿襲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分配方式,強調國家拿大頭,個人拿小頭。同時,資本所得也高于勞動所得。這種分配格局將逐漸改變。
在 “十二五”期間,勞動收入占整個收入中的比例將會增大。具體措施有,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適當調整稅收結構,調整個稅起征點,減少國家財政收入。
對于壟斷性國企,應多交紅利,使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為合理。國企應適當增加紅利分配比例,使普通百姓獲益。只有這樣才能拉動內需,帶動資本市場發展。股市好了,經濟發展就順暢了。
限購令是短期調控政策
《21世紀》:通貨膨脹是今年的另一壓力,您認為當前的通脹是否可控?
厲無畏:只要物價增長不超過經濟增長的一定比例,應該說是可以承受的。與此同時,我們面臨負利率的現實,國內通脹率高于存款利率。我們必須要在“對抗通脹,保持經濟一定增長”中做出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
如果提高利率,國外大量熱錢涌入,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利率水平提高的同時,宏觀調控不可缺失。
《21世紀》:以當前房產“限購令”為例,宏觀調控是否有效?
厲無畏:經濟調控手段需要行政與市場相結合。過去幾年,房價上漲遠超人均收入增長幅度。再加上,社會保障房沒有建成,必須采取特殊手段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在“限購令”作用下,房產交易量下降,房價是否下跌仍是未知數,房產商在等待、觀望。
在我看來,限購令只是短期調控政策,是非常形勢下的非常手段。隨著保障房大量建設,“限購令”將慢慢淡出。從政府職能來看,政府應該做好保障房建設,滿足沒錢人住房需求。
對于保障房建設而言,地方政府熱情并不高,資金壓力太大。此外,保障房的周期太長,無法滿足市場的剛性需要。
地方政府可適當收取房產稅,用來補貼廉租房和公租房、保障房,形成良性循環。地方財政本不該完全依靠賣地來解決,地是有限的。從最近兩三年來看,土地收入在財政當中的比重已在下降,主要還是應該靠發展產業、發展經濟來解決。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