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鄭峻 發自美國硅谷
這是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這是個智能手機的時代。這是個應用領域百花齊放的時代,這是個平臺領域巨頭爭雄的時代。在操作系統領域,蘋果、谷歌與微軟(微博)激烈交鋒,確定了三強局面;而在移動支付領域,傳統線上支付領先者PayPal也在借助自己的傳統優勢,推出包括多重支付方式的多元化移動支付解決方案,以期在這場事關未來的支付大戰中率先突圍。
移動支付競爭激烈
移動支付顯然是目前的創新熱點,作為全球最大的線上支付服務商,PayPal早在2006年就開始制定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公司副總裁山姆•施洛格(Sam Shrauger)透露,2011年PayPal的移動支付交易額達到40億美元,達到了2010年的五倍,預計今年的移動支付金額更將達到70億美元。
但這一新興領域同樣競爭激烈,PayPal的主導地位還沒有線上支付領域那么明顯。互聯網搜索老大谷歌借助旗下移動平臺Android力推自己的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服務,Twitter董事長杰克•多西(Jack Dorsey)創辦的移動支付創業公司Square也依托蘋果iOS平臺打造了刷卡服務。這兩家是PayPal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去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了移動支付服務谷歌錢包,基于NFC(近場通信技術)綁定信用卡。具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安裝谷歌錢包應用后,綁定相應信用卡,在支付時候只需將手機輕觸兼容NFC技術的支付終端便可完成支付。目前谷歌已經就萬事達卡、Visa、美國運通等信用卡發行商達成合作。
谷歌錢包發布之后,PayPal高管就曾經公開唱衰這一技術,認為基于NFC的支付服務會面臨推廣困難,中小商家并不愿意買單升級NFC支付終端;此外,智能手機的電池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安全性也并不成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谷歌錢包自推出以來并未獲得有效推廣,目前只有極少的手機支持谷歌錢包必須的NFC技術,而谷歌的合作伙伴Visa、Verizon也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的移動支付服務,而谷歌錢包本身也數次爆出安全漏洞。
市場研究公司Aite Group分析師里克•奧格列斯比(Rick Oglesby)表示:“谷歌目前正在重新評估這一業務,谷歌錢包的發展比預期中慢太多。” 據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考慮對這一部門進行調整,該業務兩名關鍵經理也已經離開谷歌。
另一移動支付服務Square也同樣處在緩慢推廣階段,該公司推出的基于iPhone及iPad的刷卡器雖然有效降低了支付硬件的成本,但服務尚未得到有效普及,目前只在舊金山、紐約等大城市獲得小范圍應用。而且Square的支付方式本質上仍無法離開信用卡或專用刷卡器。
打造移動支付電商平臺
PayPal在移動支付領域最大的優勢就是固有的巨大用戶群和商家合作網絡,憑借13年的積累,PayPal已經擁有2.4億用戶(其中活躍用戶1億人),而且用戶都綁定了銀行賬戶或者信用卡號,而合作商戶數量達到了1000萬。依靠這巨大的用戶群,PayPal采取了多種支付手段并進的發展策略。
PayPal對NFC技術前景并不完全看好,因此他們在商家推廣的是三重支付手段。首先,PayPal用戶可以綁定手機號,設定支付密碼,在商店支付時只需輸入電話和密碼就可以從PayPal賬戶完成支付。其次,PayPal用戶同樣可以通過NFC技術的智能手機,下載安裝PayPal支付應用完成支付。再次,用戶也可以通過專屬PayPal卡刷卡完成支付。
在谷歌錢包、Square和PayPal這三大移動支付服務商中,只有PayPal可以同時通過刷卡、手機或者完全只憑密碼完成支付,因此也最容易得到普及。對用戶而言,這是最便捷的支付方式;而對中小商家而言,現有的POS刷卡終端完全不需要升級,他們無需為新技術買單。
施洛格表示,目前美國600萬商家中只有20萬家裝備了NFC支付終端,而PayPal的支付手段可以覆蓋幾乎所有的商家;此外,PayPal用戶還可以自由選擇從賬戶余額、信用卡或是銀行賬戶進行支付,甚至通過PayPal的金融方案進行分期付款。“我們希望盡可能地向消費者提供更多便利的選擇”,他說。
此前PayPal已經與美國最大的家裝用品連鎖店家得寶合作推出了包括三種支付方式的店內支付系統,在后者全美2000家門店部署這一系統。而施洛格透露,今年年底前PayPal還將與美國20家主要連鎖零售商達成類似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PayPal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類Square刷卡器,進一步完善了移動支付布局。這款叫PayPal Here的移動支付應用加上一個藍色小三角刷卡器后,就可以便捷地刷信用卡完成支付。目前該應用面向iPhone與iPad,Android版仍在研發,暫時先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運行。
除了在移動支付領域占據市場先機,PayPal還有意基于支付構建一個電商平臺。在美國電子商務領域,亞馬遜(微博)構建了一個涵蓋硬件、軟件、百貨、圖書與數字內容的龐大王國。亞馬遜的業務版圖不斷擴張,對其他電商網站和本地商戶構成沉重壓力。而PayPal則希望連橫諸多傳統商家、本地商店以及小電商網站,打造一個基于移動支付的電商平臺,對亞馬遜實現逆襲。
雖然高層始終沒有提到亞馬遜,但PayPal的意圖非常明顯:通過移動支付應用,為消費者與中小網商、本地商家提供一體化購物平臺。消費者借助PayPal的移動購物應用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尋找位置最近價格最親民的商家,然后去商店取貨支付(當然是通過PayPal);而商家則可以在消費者授權的前提下得到他們的購物習慣與興趣等信息,獲得未來的長期顧客,且便捷完成交易。
中國市場與跨境平臺
在中國市場,PayPal也著力構建一個跨境貿易電商平臺,搭建連接中國商務和海外買家的貿易橋梁。
PayPal中國區總經理田毓中向新浪科技介紹稱,PayPal中國的業務重點在于跨境貿易電子商業領域,致力將超過12年的跨境在線支付和電子商務專業經驗分享給中國商戶。
攜程、藝龍、國航、京東等國內知名企業都成為了PayPal的商戶,通過這個平臺拓展海外市場。而PayPal則將關注重點投向了中國外貿的主力軍——中小商戶。連接中國中小商務和海外買家,這是個巨大的市場,也是PayPal中國未來最重要的增長領域。
在外貿平臺上,PayPal有著先天的優勢。 首先,PayPal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全球支付平臺,其業務覆蓋了19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20多種貨幣;擁有2.4億用戶(其中活躍用戶1億人),商戶數量達到了1000萬。2010年交易總額達到了920億美元。
其次,信譽是電商的基石,而PayPal是國外買家最為信賴的支付方式。作為eBay(微博)旗下支付平臺,美國75%的消費者都愿意使用PayPal進行購物,而其中更有20%的消費者只愿意與接受PayPal的商家完成交易。中國中小商家要通過網絡走出去,借助PayPal平臺顯然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選用PayPal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我們進軍外貿過程中最有價值的商業決定之一。通過PayPal平臺,我們不僅在營業額上大幅攀升,更在盡可能減少糾紛、降低風險以及積累外貿經驗方面受益匪淺”。杭州批城貿易CEO蔣榮表示。
此外,田毓中表示,PayPal還通過咨詢指導、激勵計劃、市場推廣和營銷活動,努力為中國中小商家提供一站式外貿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更快速有效啟動跨境在線業務。 2010年8月,PayPal推出了中文外貿網站www.paypal-biz.com, 為中國中小企業商戶提供外貿一站式解決方案。
如果PayPal獲得中國電子支付牌照的話,無疑將對他們構建中國電商平臺的規劃構成極大補充。PayPal已經在去年年末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了申請,有望成為首家獲得國內支付牌照的海外公司。“我們對最終獲得牌照持謹慎樂觀態度”,PayPal亞洲高級副總裁魯伯特•凱利(Rubert Keeley)說。
這是個渠道為王的時代,得平臺者得天下。市場調研機構Intuit Digital Wallet預計,2015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 雖然PayPal只是eBay旗下子公司,但倘若移動支付平臺與跨境貿易平臺戰略得以實現,PayPal足以構建一個獨立的支付王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