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燦:
各位來賓、各位同仁,非常高興今天用這個機會使得今天我們可以暢所欲言,關于云計算。今天下午IBM不會講云計算的技術,而是更多的考慮在商業模式上怎么尋求變革。
接下來我們想一起走過六個字,我想跟大家分享六個字:
道:之前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在指揮的地球萬世萬物節因緣。首先看在1萬年以前,因為工具的發明,使人類從惡劣的生存環境中解放出來,我們可以成為手工業者,可以成為農民,也可以成為牧民,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活下來。到了1000年以前,有一個叫畢生的做了一件事情,他將印刷和印刷的制版技術隔離開來,使印刷的時候不用考慮木材的問題,工藝的問題,只要印就可以了。在100年以前,還有一位叫亨利福特的發明了汽車的生產線,改變了汽車生產這么一個過程。在100年以前,我們要想獲取汽車的消費體驗,我們要關心它的生產,關心它的原材料,現在買就行了,我們的衣服也是一樣的,再往前推30年,是看你做了一個的確良,我也可以做一件,你找哪個師傅我也可以找那個師傅。今天我們得到了解放,我們有了更大的自由。
在十年以前IBM做了SOA戰略性的引領工作,在這個業務IBM占64%的市場份額。我們創造了軟件的傳奇,在軟件我們不希望討論代碼是怎么回事兒,不再把系統交給開發人員,只需要通過業務流程的裝配就可以把我們的業務很好的整合起來,這就是因緣,萬世萬物之間都有聯系,就像今天講的大數據、云計算一樣。
今天不想更多的談云是什么樣的技術,因為這個談的非常多,各種各樣的公司都有不同的觀點和自己的立場。我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云計算和云端的業務模式間有一個什么樣的聯系?
首先,看一下云計算歸根到底是一種技術,那么云端的業務模式就是利用云計算的特性,把我們傳統的商業環境當中的產業鏈城市的、行業的資源通過云計算的方式重新聚合和分享,來創造更高的商業機制。在這中間,IBM在今年發布了一個策略,叫新一代的內項服務的架構。它跟傳統的內項服務架構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更加智能。以前我們談到的智能都是談商業分析,談商業智能等等。而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要通過云端的聚合的廣泛信息進行實時分析,產品信息的增值。對于政府、對于企業、對于商業化機構,對于銀行、金融等等他們都要創造不同的價值,要各取所需,各取所長。
第二,更加協同。今天要把業務的協同從企業的內部擴展到企業的價值網絡當中去。要把我們的系統和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客戶進行高效地整合,能夠對于一些來自外部的變化,來自客戶的需求,來自外部的威脅做出快速地響應,這就是今天的商業環境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第三,隨時隨地。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隨著寬帶互聯網,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世界上的萬世萬物之間都有聯系。一是我們的交易不是在地面上才能完成的,也不是在銀行的柜臺當中完成的,我們的交易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完成;比如說我們買東西,網上就可以買,上一次在洗手間聽到一個同事就可以訂到一個火車票。二是誰在給你開發應用?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給你的企業開發應用。三是誰在影響你的業務,不是你的營業大廳有顧客投訴你的業務才會受到影響,今天只要一個客戶不滿意,通過微博、手機,通過很多社區網絡就可以炸開鍋;四是誰在訪問你的企業數據,企業數據也是非常多的人在訪問,只要在這個地球上都有可能訪問到你的企業數據。所以,今天是商業模式決定企業未來的時代,我們需要在云的環境當中考慮如何創造企業的商業模式。IBM在過去兩年當中碰到非常多的客戶,之前他們可以講IT很快的搭建起來,可以講虛擬化很快的做起來,但是第二年、第三年股東要的是這個云平臺賺了多少錢,我的財務報表是什么樣子,未來的可持續性是怎么樣,行業的競爭力是怎么樣,這也是CEO們需要去回答的問題。
IBM把全球很多的CEO組織到一起,每兩年做一次全球CEO調查,現在開始做全球的市場總監調查,全球的銷售總監調查等等非常多。我們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商業模式,云基于云的商業模式一定有幾個特征:
一是實現多方協同,你不再考慮企業內部的協作,而是考慮企業外部的資源網絡;
二是資源的高效分享,怎么樣把產業資源、行業資源、地理資源、自然資源整合起來,創造價值。
三是服務的標準化,這在云計算里面是非常多的,我們已經開始有很多的客戶,比如像旅游行業,把農家樂資源整合起來,然后對農家樂進行評級,看這個產業我對五星級、四星級的農家樂怎么樣做政策性的扶持。包括信息的透明度、網絡化的訪問等等。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需求,我們現在在創造需求,在銷售需求,從產品到服務,從服務到需求的轉變。以前大家都知道,醫院就是賣專家的經驗、賣藥,今天醫院還賣什么?醫院在賣病人,醫院把病人賣給另外一個醫院,你來診斷這個病人,以前是競爭的兩個機構,現在是合作關系。IBM可以做什么?IBM可以在云的環境中做四件事情:一是基于云的數據中心;二是做云平臺服務;三是云的服務提供商,我們可以幫你構建一個開放的網絡和生態系統,使得大家都可以在云端共享一些服務,這些服務不一定是IT服務,有可能是業務服務;四是提供云端的解決方案,IBM有一個非常大的概念叫智慧地球,在智慧地球概念里面我們有20多個產業,20多個行業,都有落地的解決方案,都是從國計民生的角度關注云的商業價值。
所以,我在講道的時候,講的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是從傳統向未來變革的時代,我們要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放我們,讓我們的業務創新過程獲得自由。
器:很多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厲害,可以把一件事情做的非常的精準,現在企業的財務制度、證券市場、國民經濟的指標分析都來自于國外。他們在考慮數據的時候非常敏感,這是中國人比較缺的。
高屋建瓴、逐步求精、軟硬兼施、剛柔并進,我們今天非常容易混淆一個概念,很多公司都是以偏概全,IBM認為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云基礎,它降低了IT駕馭的難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運作效率,所以今天看見80%的公司都在做云的基礎;二是初級云,在云的基礎平臺上構建基本的云,就是自我服務,管理虛擬機等等,供應普及各個方面,實際上是提供服務的。就是說在企業里面你的AD是不是可以簡化到讓財務部門、業務部門自己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三是高級云,全面提供云的業務服務,里面包括服務的編排和整合。比如說剛才講到的金融領域,后臺有很多的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怎么樣通過編排可以創造新的價值。大家知道銀行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流程不停地變化帶來金融產品,金融產品帶來錢的產生。所以,流程是決定這個企業的盈利模式好不好,是不是把盈利模式落地的問題,這是IBM認為的云的三個階段。
軟硬兼施、剛柔并進,軟的東西和硬件的東西都要考慮,為什么要用硬件,因為可靠性高,剛性比較強;軟件是靈活性擴展性很強,所以兩者要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在技術方面,IBM提供了云的品牌機,為什么這么說呢?以前我們談的云無外乎都是談集成,買存儲、買硬件、買網絡、買UPU、買中間件、軟件等等,然后找一個公司把它集中起來,跟大家逛電腦城在80年代的時候一個概念,買主辦、內存然后把它拼裝起來。今天已經到了直接交付一個4小時就可以上線的云平臺,它的體驗是可以講新的應用部署提速20—30倍,將調配的時間從45天縮短為幾分鐘,只有時間的縮短我們的IT才能在跟業務部門溝通的過程中占據領導地位。如果業務部門說我今天要做IT創新,要等3個月、6個月項目才落地,對不起你已經落后了。它的能力是為集成而設計的,它可以講中間件、數據庫、存儲、網絡等等全部集成在一個機器里面,只給你一個管理界面。以前跟IBM合作要找硬件部、軟件部、服務部等等,現在只需要一個,甚至連這個產品的報價都只有一個就可以了。它帶來的是將意外降低98%,將所需管理的時間縮短55%。第三,簡化的體驗。以前管理不同的系統需要不同的軟件,今天只需要一個,IBM今天做到了。IBM做一體機最有經驗,從大機一直到后面的A400,今天的平臺是基于開放標準,里面的技術全部是開放的,比如說操作系統支持AIX,里面的東西都是開放的,這是IBM的能力。今天談云的時候有四大價值:在集成方面集成多個廠商,目標能夠在網絡維護上節省70%的成本,這是數據是IBM保證你做到的;二是可以在減少50%的成本的情況下提高2倍的性能;三是部署模式把速度提高了數十倍;四是將系統的交付時間從十幾天、幾十天縮短到幾個小時。
變:中國人最喜歡講變,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頭腦里想的和說的不一樣,就這么幾秒鐘就已經變了,這是好的,是我們更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適應不同任的思想。中國人講變,IBM也在講變,就是化繁為簡、利舊創新。IBM對云有三種思維:一是不知所云;二是人云亦云;三是駕霧騰云。就像今天這個分論壇是講應用服務的,那邊是講基礎架構的。應變的策略,不變之源,IBM是大家的合作伙伴,面向服務,服務無處不在。
人類世界我們講的是人的體驗,無論是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里面,我們都希望人成為系統的主體,能夠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去享受IT給他帶來的價值。所以,有專門的人類世界的連接。物理世界也需要連接,物聯網和互聯網有很大的區別,物聯網更多強調的是資源的集中,每一個物聯網后面一定有一個運營單位,一定有一個資產的主體。互聯網是誰都可以上去,是開放和分享的。所以在物聯網當中我們更多強調的是標準,我們構建一個神經網絡,可以把世界物質的東西統一起來。我們有一個合作伙伴是賣路燈的,他說我這路燈很好,我后面有一個系統,每一個路燈都可以控制。IBM跟他談說,我應該改變,我的后臺應該叫城市照明管理系統,我的前端就是城市照明系統,我的云管理系統不但可以聯我的路燈,還可以聯上別人的路燈,只有開放自己才能整合別人。這中間就是IBM的信息世界,從最底層云的平臺和服務,在每一層都可以擴展,每一層都有非常高的靈活性。
在轉型和變革之間如果沒有SOA的話,你的轉換過程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云端環境當中,你的業務模式、組織架構、方法、信號技術、安全體系都是封閉,所以很難開放出去。今天你就要開始從SOA的角度做這樣的事情。
通:通是什么呢?就是以道相通,合合共生。今天我在這里也見證了華勝天成給我們創造了一個以道相通、合合共生的環境,和Oracle一起講課,老子講這句話非常厲害,不管什么樣的人都叫以道相通,合合共生。IBM有一整套的方法論來幫助大家,在實現云的業務模式創新的時候,我們在行業合作方面也有非常多的能力,比如說在行業間怎么合作,行業的發展與法律的監管,內部管理模式,IT和IT技術方面,在關鍵性思考方面,在關鍵的建議方面,IBM有一整套的體系可以幫助大家做這樣的事情。
我們與合作伙伴共贏,IBM有自己的云的銷售策略,任何一個基于云的大型項目基本利用了IBM的業務和方法,IBM的技術和服務,通過云的架構研討會,云的技術研討會再落地。這是意大利的羅馬,其他人談智慧城市談的是我有很大的理想,我要做很多項目,把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混為一談,把城市的數字化說成是智慧化。IBM談的是什么?多個資源的整合,利用信息技術去推動這個世界進行更好的運轉的新的模式。因為以前是各自為戰的,以點代面,以篇概全,IBM是整體考慮的。羅馬的市長可以看到這個城市所有的東西,包括水、交通、公共安全、能源、建筑、醫療、政府效果,綠色部分是可以接受的,黃色部分是要引起注意的,紅色必須是必須要采取行動的,把城市所有的資源全部通過IT的方式實現,所以叫云端智慧城市。
天下:剛才用了老子的話,這里用孫子的話,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IBM大中華區董事長講了一句話“云計算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云計算的應用代表商業的未來”,IBM做什么呢?在中國政府、行業企業擁抱云計算的今天,IBM將與合作伙伴攜手,運用我們的技術經驗和資源,共同走出符合中國發展的云計算平臺。我們怎么做呢?行業云、區域云,從IT到企業,到行業,到區域,IBM可以去推廣。我們在全球有2000多個客戶合作,包括新加坡的機場的效果,政府的智能優化等等。IBM是一個開放的公司,IBM不是在每一個項目只提供自己的技術,IBM跟不同的合作伙伴,不同的客戶一起合作,創造出智慧地球更大的愿景。
總結:云上道,云下器,云內變,云外通,云行天下。這不是來自于IBM,是來自于易經。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