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尚未正式亮相的Kindle手機毫無疑問將深深的打上貝索斯的烙印:并不強大的硬件配置、強大的各類云服務、被深度定制化的OS和內容補貼硬件的銷售策略。
騰訊科技專稿 婁池 7月12日報道
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稱,亞馬遜公司正與亞洲零件供應商測試一款4到5英寸屏幕的智能手機。如果扎克伯格或者拉里佩奇看到這個消息肯定不會感到高興,那位自第一次互聯網浪潮時就站在潮頭的老大哥貝索斯似乎要為手機市場帶來新的玩法,而這正是谷歌(微博)或Facebook試圖提供卻暫時難以做到的。
尚未正式亮相的Kindle手機毫無疑問將深深的打上貝索斯的烙印:并不強大的硬件配置、強大的各類云服務、被深度定制化的OS和內容補貼硬件的銷售策略,唯一的疑問是,貝索斯如何在手機這種并不適合銷售媒體內容的終端上獲得利潤。
13年顛覆終端與運營商角色
正如亞馬遜的Kindle Fire從設計之初就不是為了與iPad爭奪市場一樣,Kindle手機也不是貝索斯心頭一熱跟風的產物。與大多數人固有的印象不同,亞馬遜本質上不僅是一個電商巨頭,更是一家擁有強大技術儲備和超長戰略視野的公司。
時間回溯到1999年,在那個科技極客們視Palm VII為潮物的時代,亞馬遜與電信運營商Sprint合作推出了“隨處使用亞馬遜”計劃,凡是使用Sprint手機的用戶,只要交納10美元月費即可隨時用手機登陸亞馬遜。
受制于當時終端產品性能、帶寬限制、電子商務內容吸引力不足以及高昂的月費價格等因素,盡管被貝索斯寄予厚望,亞馬遜首次在手機上的淺嘗輒止并未成為影響時代的創舉。不過,這并不妨礙貝索斯在手機領域的進行更深一步的思索。
2007年,亞馬遜Kindle閱讀器的時代到來,亞馬遜仍與老朋友運營商Sprint合作創造了Whispernet網絡,Kindle持有者可以直接通過Whispernet網絡下載書籍,而亞馬遜把通信費包含在書籍價格之內,上網繳費的固有模式被徹底推翻,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就有業內人士指出,Whispernet網絡本身就支持語音通話,亞馬遜未來或許將推出自有手機業務。
2012年7月,Kindle手機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福布斯》雜志分析稱,亞馬遜擁有自己的Whispernet,可以像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一樣,和擁有基礎設施的運營商談判獲得更有價格競爭力的數據和語音使用量,再整合自己的內容服務,以捆綁銷售的方式提供給終端用戶。
至此,一個前后長達13年的漫長計劃漸漸浮出水面,或許貝索斯最初只想利用手機提供一個便捷的電商入口,但13年后的今天,最終出現的Kindle手機帶給我們的將遠不只是這些。
手機屏幕上的貝索斯空間
相比E-ink屏幕的Kindle閱讀器,Kindle fire的進化足以另人咂舌,憑借深度定制的Android操作系統,貝索斯建立了一個基于Android的獨立王國。無論是近萬款應用還是影視類資源的深度整合,Kindle fire已將Kindle品牌的外延自仿紙式閱讀擴大到了消費各類內容。Kindle手機的推出,也必然為Kindle帶來一次進化。
從亞馬遜最近的一次收購可以看出,亞馬遜顯然希望提供與蘋果谷歌同樣的強大的地圖產品。7月初,亞馬遜正式宣布收購三維地圖新創公司UpNext。即使在此之前Amazon Appstore中也沒有引入谷歌地圖的應用,反而提供了MapQuest和諾基亞地圖的下載。分析人士稱,UpNext將很有可能會成為Kindle手機的內置地圖應用。
除了地圖,亞馬遜在語音搜索方面也有投入,去年9月,亞馬遜收購了美國語音技術公司Yap,Yap從2007年才被外界所認識,其技術能夠將語音命令轉換為文本。憑借亞馬遜的A9搜索引擎與Yap的技術,亞馬遜完全可以打造出與蘋果Siri和谷歌Google now類似的產品。
這些收購案外,美國科技博客網站ReadWriteWeb總編輯Richard Mac Manus在2011年年底曾預測,亞馬遜今年將推出以媒體內容為中心的社交網絡,用戶可以在該網絡上基于自己的閱讀、音樂和瀏覽開展社交。這種猜測合情合理,因為社交購物服務Quorus創始人之一Logan Bowers已經跳槽到亞馬遜工作。
地圖服務也好,語音服務也好,媒體社交服務也好,配合亞馬遜自有的龐大數據庫和產品模型,都可以輕易提供諸如購物搜索,區域服務等一系列本地化服務并最終轉化為一個個訂單。有業內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憑借以上優勢,亞馬遜不僅有可能打造出符合SoLoMo概念的手機產品,還能最大幅度的整合commerce(商務)服務。
據悉,自2011年北美創業投資教父John Doerr創造性地提出了SoLoMo概念,把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與Mobile(移動)三者的無縫整合看作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起。就不斷有人試圖尋找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SoLoMo企業,目前來看,亞馬遜顯然是足夠接近的企業之一。
亞馬遜手機難模仿
尚未正式亮相的Kindle手機毫無疑問將深深的打上貝索斯的烙印:并不強大的硬件配置、強大的各類云服務、被深度定制化的OS和內容補貼硬件的銷售策略。
對貝索斯來說,最困難的莫過于在手機這種并不適合銷售媒體內容的終端上獲得利潤。但即使貝索斯解決了銷售媒體內容的問題,恐怕Kindle手機仍然難以改變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和產業鏈。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亞馬遜是一家難以山寨的公司,在Kindle電紙書火熱的年代,中國市場上也曾有一家模仿者試圖照搬亞馬遜模式,試圖整合版權與電紙書硬件成為中國的亞馬遜,但最終以股價腰斬而告終。
Kindle Fire熱銷700萬臺的數據雖然讓眾多平板廠商眼紅,卻依然沒有一家企業能夠跟隨,哪怕是強大如谷歌這一的公司,狙擊推出的Nexus7也僅僅是價格與Kindle相近,卻并沒有配套的服務以貼補硬件上的虧損。
正如貝索斯對Steven Levy所說的,亞馬遜的決心是構建最好的服務,然后將價格定在客戶無法進行對比的水平上,即使他們愿意使用更加差勁的產品。科技公司通常會是高利潤,除了亞馬遜。是唯一低利潤的科技公司。
這樣的產品,注定是別人無法模仿的。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