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將與某運營商合作推出微信專有套餐,這是一個在這兩周已經開始以小道在微博和圈子里流傳的消息。昨日被證實,是騰訊與廣東聯通。
此消息一出,很多人開始解讀運營商與OTT合作的趨勢前景和意義,但是很可能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這很可能只不過是一個營銷層面的活動合作而已。
一切還沒定論,包括被言之鑿鑿的36元檔的套餐,也被廣東聯通官方否認。
如果人們的記憶還能保持一段時間,我們回想一下聯通與搜狐視頻合作的15元定向流量包,如果我們再把記憶向前推移,回想一下廣東聯通在微博剛剛火起來的時候推出的紅圍脖,或許你就會發現與互聯網企業新業務的合作,看上去聯通總是站了先機。
但是先行者也有可能成為先烈,在屢屢的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中,我們沒有看到聯通一貫的和有矜持的戰略訴求到底在哪里?
或許這可以回答人們的疑問,“為什么每次被搞定的都是聯通”?而不是移動或者電信?業內流傳一個玩笑的解讀是:移動太強勢,電信太精明了。
這種玩笑式的解讀或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三大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戰略上不同的定位。之于中國電信有自己的新三者理論,之于中國移動有十六字規劃。也就是說,不管是有意做管道開門納客的中國電信還是有意強為一定要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的中國移動,他們都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而中國聯通,至少在公開的信息宣示和市場行為來看,除了固守流量賤賣這一個基本原則之外,幾乎沒有清晰的移動互聯網戰略。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這也可以解讀為,中國聯通已經放棄了在移動互聯網上要有所作為,甘愿淪為純管道運營商而不再掙扎。
我并非以為純管道運營商沒有錢途,而只是與國內其他運營商相比較,中國聯通或許開始走一條差異化的道路,也未嘗不是好事。
盡管在公開的信息中,廣東聯通否認業務收入將會受到影響,并認為“合作了,聯通雖不見得會增加收入,但也不會減少收入,反而會占有更多的資源,通過跟互聯網企業學習,會找到新機會。”
這真是一語道破天機:一個不會帶來收入增加的合作,其意義何在?
至于所謂的向互聯網企業學習,尋找機會,如果沒有清晰和明確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定位,固守原則和底線,能否熬過流量管道價值趨于零的寒冬以及能否認清什么是機會,則可能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或許,更直接的疑問是:中國聯通是否認為應該收購91助手呢?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