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夏普高管周四表示,缺乏穩定的盈利能力導致該公司遲遲未與鴻海達成新的資本合作協議。他還補充道,鑒于最初的協議已經不具可行性,該公司愿意對合同條款做出讓步。
來自鴻海的投資已經成為夏普面臨的一大懸而未決的問題。根據夏普自身的預測,該公司將連續第二年出現創紀錄的虧損,這也將導致夏普的資產負債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投資評級也因此被降至垃圾級。
夏普走向懸崖
作為夏普的兩大本土競爭對手,索尼和松下的信用評級本周四也被惠譽降至垃圾級。此事進一步凸顯出日本電子廠商面臨的困境。惠譽本月早些時候已經將夏普的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
上述夏普高管表示,現在不可能再繼續以今年3月的條款與鴻海達成協議。根據當時的協議,鴻海將以每股550日元(約合6.73美元)的價格購入夏普9.9%的股份,投資總額為669億日元(約合8.19億美元),但夏普周四的收盤價僅為171日元。該高管表示, 夏普計劃做出讓步,包括允許鴻海持有其超過10%的股份。簽訂最初協議時,夏普希望將鴻海的持股控制在10%以內。根據日本法律的規定,持股比例超過10%的股東將擁有額外權益,包括可以向法院申請解散公司。
“從根本上說,如果無法按照原有條款達成協議,我們就會做出讓步。這一點顯而易見。”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說。鴻海發言人表示,雙方正在談判并展開合作,但拒絕透露詳情。
由于液晶電視和面板需求降低,夏普業績出現惡化,并導致其股價暴跌,鴻海也因此于今年8月撤消了最初協議。中國臺灣的監管機構認為,鴻海的這筆投資無法帶來合理回報。
夏普表示,雙方談判的主要障礙在于該公司的盈利難以預料。自從4月開始的本財年以來,夏普已經兩度下調了全年財務預期。今年4月,該公司估計全年凈虧損300億日元,但8月和11月又分別將凈虧損預期調整至2500億日元和4500億日元。
夏普高管稱,這一系列調整導致鴻海難以向股東證明投資的合理性。夏普表示,計劃通過實現下半年業績目標來證明自身的狀況已經穩定。但該高管稱,談判有可能在全年業績公布前完成,“為了證明這筆投資的合理性,我們需要進一步穩定。”他說,“如果能夠穩定,我認為談判就能推進。”
最初協議的截止日期為2013年3月,在此之前,夏普需要與鴻海簽訂新協議、延長截止日期或是直接廢止這項協議。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