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規模實現穩步增長
縱觀2010年,彩電行業實現了穩步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表示,在成效顯著的擴內需政策和逐步回暖的外需市場共同作用下,2010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總體呈現前高后低態勢,增速逐步趨穩。2010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速提升13.4%,比同期工業平均水平高1.4%。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孫新果說:“在一系列刺激內需政策的拉動下,彩電產業規模保持持續增長。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統計分析,中國2010年彩電總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11493萬臺,同比增長16.1%。其中,平板電視(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產量為9086萬臺,同比增長24.7%;平板電視產量占彩電總產量79.1%,比2009年提高了5.4個百分點。液晶電視產量為8790萬臺,同比增長25.8%。平板電視產業鏈建設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也已取得突破。企業競爭力提升的同時,行業國際化特征明顯,產品出口進入了平穩增長階段。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彩電出口量為6628萬臺,同比增長21.4%。其中,液晶電視出口量為5163萬臺,同比增長30.1%。”
展望2011年,孫新果認為,中國彩電行業會迎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同時面臨著新技術、新概念、新產品迭出,競爭更加激烈復雜的形勢。
對于未來中國視像行業的發展思路,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在《電子視像行業“十二五”發展若干意見》中指出,要繼續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主線,加快產業鏈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技術創新,重點支持面向三網融合、產品與應用相結合的多業務系統建設;支持企業自主創新,以企業和企業聯盟為主體,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體系,增強標準制定、實施能力;優先扶持骨干企業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融合,培育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趙波強調,中國彩電、手機、計算機等主要電子信息產品的產量已躍居全球第一。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產業區域聚集效應日益凸顯。在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下,國內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將繼續向價值鏈上游邁進,在全球產業布局中越來越具有影響力。
關于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將其總結為:“區域適當分散,主體必須集中”。周子學說:“中國要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經營主體不能分散,只有讓有實力的經營主體把各方面生產力集中起來,完成產業整合,實現規模效應,才能有效提升中國在平板顯示產業領域的競爭力。 [NextPage]2011年銷量有望再創新高
“2010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規模為3998萬臺,同比增長16%;2011年中國彩電零售規模有望達到4365萬臺,銷售額達18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20%。”奧維咨詢(AVC)總經理喻亮星對2011年彩電市場充滿了信心。
奧維咨詢數據顯示,2010年彩電總體市場銷售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2010年下半年,隨著中國三四級市場的放量和上游彩電面板價格的走穩,行業形勢開始好轉。2010年中國液晶電視零售規模為3347萬臺,同比增長42%;等離子電視零售規模為211萬臺,同比增長24%;CRT電視零售規模為440萬臺,同比下降52%。從彩電的產品結構比重來看,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與CRT電視占比為84:5:11,2009年同期為68:5:27。
喻亮星表示,從2010年的市場運行看,中國彩電市場由于受到宏觀經濟環境趨緊和居民消費意愿減弱的影響,在銷售任務達成率和利潤規模等方面面臨較大壓力。但中國彩電行業仍不乏亮點,如產業鏈建設獲重大突破、技術創新不斷涌現。
繼iTV、LED、3D電視之后,2010年彩電行業又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內容更豐富、娛樂互動性更強的智能電視掀起彩電行業新一輪變革。奧維咨詢的周度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12月末,市場上推出的智能電視新產品達到21款,市場銷量額占比達到1%。由于智能電視具備開放式操作系統,可自由裝載軟件,能更好地進行人機互動,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在未來有望成為核心的家庭娛樂終端。以智能電視為核心帶動家庭各種電子產品之間的多屏合一以及電子產品功能的相互滲透,已成為行業發展方向;消費者對智能生活的需求,是促進智能電視發展的動力。
對于2011年,喻亮星認為,經歷了2009年貨源準備不足和2010年高庫存壓力后,彩電行業有望朝著更加穩健、理性的方向發展。原因在于:首先,技術的發展帶動行業升級、挖掘市場替代需求;其次,國內面板發力,促進平板產品的進一步普及。第三,認清技術升級趨勢背后的機遇和風險,合理規劃產品布局,科學安排營銷策略,強化企業利潤和風險的可控性。因此,2011年中國彩電行業質量和企業效益將會值得期待。在市場規模方面,奧維咨詢預測,2011年中國液晶電視零售量將達到3816萬臺,零售額達1593億元,占比分別達到14%和18%;等離子電視零售規模有望突破290萬臺,增長率超過31%。等離子電視的零售規模增長率在五年后首次超過液晶電視。
不過,創維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楊東文認為,彩電行業自有的特征——產業鏈很長,導致供需雙方始終不能達到平衡,業內對未來市場的預測可能會有較大偏差。“以2010年初對2010年彩電市場的預測為例,當時很多業內人士都預測LED背光液晶電視銷量將達到一個很高水平。但是目前來看,2010年LED背光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占比只有20%多,銷量遠沒有達到預期。其中的原因就是LED芯片供貨不足,這么一個小部件影響了整個彩電產業鏈的轉型。”
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喻亮星還對中國彩電行業未來五年(從2011年到2015年)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做了前瞻預測:2015年中國彩電內銷規模將達6000萬臺。 [NextPage]
在經濟政策的推動下,彩電將成為耐用品消費市場的主要產品;彩電技術和產品將向多元化發展。網絡功能及智能化應用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彩電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并且促使彩電企業運營模式創新:門店類型多樣化、定制服務、網上商城等電子商務新型渠道快速上位。其中,電子商務在未來5年有望占據彩電市場10%的銷售規模,給彩電市場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未來彩電市場品牌競爭壓力猶存,而競爭壓力的根本則是非理性價格競爭。喻亮星建議,中國彩電行業應抓住政策利好機遇,鞏固并擴大自身優勢。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產業聯盟作用,鼓勵競合,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繼續完善知識產權和標準體系;以應用促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引領行業發展格局,構建持續發展合作共利的生態圈。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