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聯想電視的市場表現又如何?回想來不難發現,除了在問世之初引發了一場行業的大討論之外,其余乏善可陳。
“周歲”銷量盤點:幾乎可忽略不計
聯想推出電視一年多來,除近日發布的A系列新品外,共發布過兩大系列智能電視產品,分別是K系列和S系列,但聯想從未公布過這兩大系列產品的具體銷量。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此前曾透露,聯想智能電視銷量并不大,還是處于虧損狀態和投入階段。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軍也坦承,由于聯想在電視業務上的投資有限,影響了銷售網點的鋪設,進而影響了銷量,因此智能電視的銷售數量不及預期。
聯想電視究竟銷量如何?中國網科技頻道從市場調研公司了解到的數據顯示,2012年聯想彩電銷售量占有率為0.0%,2013年1-3月占有率為0.0%。該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其監測的渠道包括大連鎖、百貨、超市等,0.0%不一定代表完全沒有,或是由于統計數據的精確度只能到小數點后一位所致。
另據國內調研機構中怡康對912個城市7280家門店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4月,聯想品牌在整體彩電市場中排名第25位,其電視零售量份額為0.02%,零售額占比為0.02%。
國際化讓聯想電視錯過“黃金生長期”
雖然聯想電視面世僅一年,但其孕育期可追溯到2007年。消息人士介紹說,聯想在2007年就曾與市場研究公司合作調研了解相關細節,并計劃通過“挖墻腳”的形式快速聚集一批電視企業有經驗的管理者組成自己的團隊。然而最終在多元化和國際化兩條路之間聯想選擇了國際化,挖人也隨即中止。
聯想內部人士也證實,由于當時條件不成熟,所以放棄了做電視的計劃。一晃便是四年,直至2011年,聯想才正式發布將進軍電視領域的消息。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際化雖然最終成就了聯想,但也讓聯想喪失了電視業務發展的黃金期。這四年間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消費刺激的接踵而至,促使國內彩電企業快速完善渠道布局,奠定了較為穩定的市場地位。此時聯想再想攻城略地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楊元慶所說,要繼續投入。
四大軟肋制約聯想電視發展
一年來,聯想電視并未向行業傳達出成功的信號,反而成為業內用以勸誡“炒作之王”——樂視電視的負面典型:聯想都沒成功,更何況是一家沒有渠道和硬件基礎的互聯網公司。
業內分析指出,聯想在智能電視價格定位上固守高端,在家電銷售渠道基礎上相當薄弱,還缺乏家電業營銷推廣經驗,也不具備上游核心零部件自主生產能力。這四大軟肋都讓聯想“四屏合一”的美好愿景在短期內不容易實現。
在家電行業資深人士梁振鵬看來,傳統彩電企業一直不相信IT企業能夠生產出專業水準的電視,更何況,電視產品在生產組織方式、銷售渠道建設、推廣策略制定、目標消費者群體定位等方面與IT產品大相徑庭?;仡櫄v史,惠普、戴爾、明基、宏碁、優派、冠捷、清華同方、神舟、七喜等IT企業都曾大張旗鼓地進軍中國彩電市場,然而,不是被彩電大佬打得落花流水、銷聲匿跡,就是慘淡經營、勉強維持。
中怡康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也認為,聯想電視短期內很難有作為,或許應該給他更長的成長培育期,但前提條件是聯想集團愿意等、消費者愿意等。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