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爆倉的問題已經由民營快遞公司向郵政系統傳遞。
國家郵政局不停快遞通知基本落空
■新快報記者董毅
記者向廣州郵政的客服了解,目前還沒有限制寄快件,但不一定保證能以平時的速度送達;而廣東省內的網商也貼出安民告示稱:“即日起,只接受省內消費者的訂單,而且發貨只采用EMS或者順豐速運,價格上漲到12~27元不等。”平時那些便宜的同省6~8元快遞全部“熄火”。
日前,國家郵政局下發通知,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而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也表示,今年春節期間,郵政、順豐、圓通等大型全國性網絡快遞公司已承諾春節不放假。根據國家郵政局的通知要求:“各地郵政管理部門指導各快遞企業節日期間要安排人員職守,保障快件攬收、投遞等工作的正常進行,嚴禁出現積壓快件等問題。通知強調,快遞企業在經營許可期間停止經營的,應依法向當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按照規定妥善處理好未投遞的快件,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除少數快遞公司不暫停春節期間的收發件業務之外,大多數民營快遞公司均陽奉陰違。記者聯絡了多家快遞公司的業務員,均表示1月22日之后不會再收件。其中一位業務員表示,“放假了,一年到頭總得讓人休息一下吧。”但是他表示,暫時還走不了,因為還有很多積壓件沒派完,“最近還有很多貨將到達廣州,公司要求派完才能放假,但是就絕對不收件了。”
對于這樣的情況,大多數企業客戶表示理解;但個人顧客就表示很不方便。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說,“以往寄快遞只要一個電話就行了,現在還要親自跑2公里去郵局辦,而且價格還貴不少。”據了解,目前本地各網店已經因為快遞停止的原因也紛紛關店。一位賣手機配件的網店經營者說,“目前只接同城的訂單,要么選擇EMS,要么在地鐵沿線交收。”
一位郵政內部人士表示,隨著民營快遞的紛紛停運,最近郵政EMS的業務量激增,目前已經滿負荷運作了,若過幾日再加碼的話,真有可能也無法保障及時投遞了。而某些地區郵政系統甚至已暫停快件量巨大的網店收件。
提醒
快遞物頻繁被竊
三招教你防盜
記者最近更接到不少消費者投訴,稱最近快遞過來的產品出現失竊等問題。王先生在網上買了一部手機,快遞過來同事幫忙簽收了,結果他拆開包裝一看:手機盒子都在,但是其中的手機、電池、充電器等不翼而飛。他向商家投訴,商家表示發貨時肯定是完好無缺的,至于為什么出現這種結果,其認為可能是快遞出了問題;他又向快遞公司投訴,但快遞公司表示,包裹已簽收,不對內容物負責。目前,此事正在交易平臺等待仲裁中。
快遞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他介紹了3種方法防盜:
1
采用專用的封口貼來防止被運輸途中拆包。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等貴重商品時,也可以詳細向商家了解包裝是否安全,膠帶封箱的特征如何。他說,“若采用普通透明膠帶封箱的話,很容易就可以重新再包裝。”
2
收件時檢查重封的痕跡。據介紹,即使采用了專用的封箱膠帶或貼紙,也依然有可能被人動手腳。他說,“快遞行業的人都知道,只要使用電吹風對著膠帶吹熱風,就能使膠帶粘性變弱,輕易揭開并偷走內容物;然后還可以比較完美地重新貼回去,很難被發現。”他表示,被電吹風揭開的膠帶其實仔細觀察,也是可以看出來的——尤其是膠帶邊緣在重新粘貼時會有細微錯位,認真觀察還是可以分辨的。
3.稱重很重要。一般失竊的另外一個特征就是重量很難對得上。他說,賣家在寄出前稱一下快件的重量,而買家在收件時稱一下重量,如果相差較多就要懷疑被人動過手腳。
中國快遞業務地區嚴重不平衡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快遞業務收入 81.3% 9.9% 8.8%
快遞業務量 80.3% 10.6% 9.1%
*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 2010 年 7 月數據
不同距離的快遞造成收入失衡
同城快遞 異地快遞 國際及港澳臺快遞
占全部快遞收入 6.9% 54.3% 32%
占全部快遞業務量 22.2% 72% 5.8%
明顯可以看出,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量雖然很小,
但是占總獲得收入的比重巨大
*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 2010 年 7 月數據
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
2010上半年 2009年
總體滿意度 68.6 分 66.3分
公眾滿意度 71.2 分 69.2分
*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 2010 年 8 月數據
中國快遞行業發展水平
2010年
日均業務量 1000萬件
業務收入 573億元
業務總量 4億件
中國人均 不到2 件
國際人均 4.1 件
全球排名 第三(落后美國、日本)
*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 2011 年 1 月數據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