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網 HEA 7月30日原創】7月29日,日本家電廠商夏普(SHARP)時隔三年,再次遭到日本大阪國稅局的稅務調查。該國稅局指出,夏普在截止2014年3月底的三年之間,涉嫌遺漏稅務申報金額高達約103億日元(約合5.18億元人民幣,數據僅供參考)。
除了通過遺漏申報金額漏稅,該國稅局還指出,夏普涉嫌隱瞞約12億日元(約合6000萬元人民幣)所得收入。據家電網了解,和三年前夏普被曝偷稅漏稅一樣,此次也是通過夏普海外子公司相關交易進行避稅,而隱瞞實際收入還可以逃避高額企業法人稅。
2012年7月底,夏普就曾經因為涉嫌巨額偷稅漏稅遭到日本大阪國稅局調查。當時大阪國稅局指出,截至2011年的五年之間,夏普海外子公司輸出制造產品時,以低于正常的價格出售,而交易價格縮減,幫助夏普達到納稅申報金額縮減目的,涉嫌遺漏申報稅務金額約74億日元。與此同時,大阪國稅局當年還認定夏普存在約16億日元的偷稅。
和上一次被曝出巨額偷逃稅款雷同,當前夏普也是深陷巨虧漩渦。據家電網查閱,截止2015年3月31日的2014財年,夏普錄得凈虧損2223.47億日元(約合115億元人民幣),而2011財年和2012財年分別錄得凈虧損3760億日元和5453億日元。
2015年7月27日,夏普開始在日本征集約3500名自愿離職員工,而2012年夏普曾經裁員超過2900人。據家電網了解,夏普海外裁員計劃預計也將陸續啟動。
家電行業人士指出,最近日本家電企業不斷出現財務丑聞,如東芝財務造假虛報利潤,日系家電三巨頭中,索尼、松下家電業務也逐漸弱化,夏普更是連年巨虧,日本家電企業海外市場衰退,轉而固守日本本土市場,但日企在海外擁有大量家電制造工廠,日元貶值背景下,像中國工廠生產的家電返銷日本市場,成本更高,這也是日企家電企業在華部分產能紛紛回遷的原因,但是短期內產能回遷很難完成,偷稅漏稅自然大行其道。
據家電網查閱,除了東芝、夏普,像奧林巴斯、松下、索尼都曾經出現過財務丑聞。如2012年5月份,大阪國稅局指出,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兩年間,松下累計隱瞞了約120億日元的營業額,被認定故意逃稅;2005年,北京市統計局曾公布,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瞞報銷售額高達18億元,另有年應付福利費總額指標瞞報598萬元、工業銷售產值指標虛報5060萬元等。
由此看來,家電日企財務造假并不是新鮮事。尤其是近幾年,日本家電產品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衰退,索尼、松下、夏普都曾出現過連年巨虧,業績不理想,關閉或轉讓在中國和全球各地的家電制造工廠,出售家電業務,大規模裁員,退出國際家電市場爭奪,加上頻現的財務丑聞,日企家電的品牌形象和信譽形象正加速墜落。
據家電網了解,夏普預定7月31日公布2015年4-6月份官方財務報告。本月早些時候,有媒體曝出夏普第一財季可能出現約350億日元(約17億元人民幣)的營業虧損。根據夏普官方預測數據,連年虧損的夏普液晶電視業務2015財年總銷量將同比下跌7.6%至650萬臺,還不到中國彩電廠商創維、TCL和海信的一半。(來源 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