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起幾落
夏新從來沒落伍過,什么流行做什么。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錄像機熱、影碟機熱,還是近幾年的手機熱、汽車熱、3G熱,夏新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熱潮。在追逐流行的過程中,夏新經歷了起起落落。
夏新早期生產黑白電視機,1993年進入錄像機市場,隨后又進入新興的VCD市場,進入行業前三甲。不過好日子僅過了一年,由于影碟機全行業衰退,夏新業績也大幅下滑。此后夏新又投資數億砸向無繩電話機、家庭影院,但也未能走出虧損的泥潭。
2000年李曉忠擔任夏新總經理,開始轉戰手機市場。并在2001年推出了迄今仍被人嘆為奇跡的A8手機。憑借這款手機,夏新兩年間凈賺11億,不僅扭虧而且一舉成為中國A股市場上最賺錢的公司。“當時這款手機的確是賣瘋了,是當時比較罕見的雙屏幕,上市后不到一個月就供不應求。兩年后,這款手機售價仍在2000元以上。”曾經是夏新經銷商的趙田告訴記者。
到2003年,借助A8夏新仍實現凈利潤6.14億。不過“老本”總有啃光的一天,2004年夏新的凈利潤急劇下滑97%,僅為1585萬元。2005年開始,夏新走上漫漫虧損之路,至2008年共虧損22多億元。2009年5月19日,夏新被責令暫停上市。
栽在3G上
在以往的財報公告中,夏新多將虧損歸咎于山寨機的沖擊,其實夏新衰敗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3G。“太早啟動3G技術研究,抽調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2G業務的發展,夏新被拖累。”咨詢機構戰國策分析師楊群說。
借助外觀設計新穎的A8成功翻身,令李曉忠聲名大噪,不過他明白手機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擁有過硬的技術,而3G概念的提出給了李曉忠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所以在A8仍然大賣之時,夏新投入億元巨資啟動3G終端的技術跟蹤工作,成立技術小組同步跟進不同的3G標準。
如果說此時布局3G還只是夏新未雨綢繆,那么自2005年業績開始下滑后,3G對夏新而言就是賭注,是再次翻身的希望所在。“如果3G發牌時間提前幾年,那么夏新相比其他國內廠商就占得先機了,極有可能翻身。”楊群表示。2005年的北京國際通信展上,夏新就展示了12款3G新品,并稱WCDMA制式六款已經實現量產。但令他失望的是,3G發牌在2006年仍是“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
李曉忠也承認3G拖累了夏新,他說如果不是盡早進入3G領域,可能在當時2.5G手機的競爭中會更快地恢復元氣。即使意識到問題,但夏新已經騎虎難下,如果放棄損失會更大。
所以,即使李曉忠2007年黯然下課后,接任者盧振宇依然堅守著3G。在2008年,夏新終于盼到了TD商用,并在中移動二期TD終端招標中分得9.5%的份額。2009年3G元年來到,但為時已晚,此時的夏新欠債27億元,在大股東“輸血”后仍然無法救活的狀況下,夏新只能進行破產重組。就這樣,夏新倒在了3G的大門口,3G先驅成為先烈。[NextPage] 因3G重生
夏新并不是第一家倒下的國產手機,在他前面有一串名單,對比一下這些手機的悲慘下場,夏新還算比較幸運的,因為有人愿意接盤。
南方高科在國產手機中也曾經是個響當當的名頭,銷售額曾經達到40億元。就是這樣一家大公司,卻在2005年因為欠款不還被查封。此后,南方高科意圖重組,但一直無人接手。2006年南方高科破產倒閉,曾經估值達到39億的品牌,僅賣17.8萬元。
“之前倒下的一些國產手機之所以沒人接手,是因為沒有核心資產,沒有可利用的價值。像當初南方高科商標拍賣的公告貼出來后,紙張都發黃了,但好長時間也無人問津。”一位手機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劉志軍團隊愿意接手夏新,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中夏新在3G上的積累,在TD上參與了國內最新技術項目的研發,WCDMA上與海外運營商有合作經驗,EVDO上也有自己的技術方案。劉志軍表示,國內手機行業正進入3G機會年,隨著運營商布網的完善,預計2010年運營商會有大行動,新夏新將會有機會,“過往夏新在三個3G制式上的技術積累以及技術和營銷骨干,我們都會用起來,我們將盡快把夏新已經研發的3G產品推向市場。”
據了解,目前夏新在廈門、上海、南京三地設有手機技術研發中心,其中廈門研發中心主要負責WCDMA和TD兩種制式的3G技術研發。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夏新也沒將3G研發中心砍掉,也正因為堅守著3G,夏新手機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