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趙楠 6月28日報道
小米手機的利潤究竟有多少?是雷軍(微博)所說的百分之十幾,還是更多?支撐小米40億美元估值的是概念,還是利潤?
先撇開雷軍的一面說辭不看,近日一款采用1G雙核CPU、Android 4.0系統(tǒng)、4寸屏的名叫小辣椒的手機僅售價699元,該價格只占小米手機價格的35%;而它的姊妹系列,采用四核1.5G CPU、Android 4.0系統(tǒng),4.65寸屏的手機,也僅售999元,占小米手機價格的50%。
小辣椒手機、小米手機、360特供機配置、售價對比(騰訊科技配圖)
小辣椒手機的CEO譚文勝對騰訊科技表示,盡管采用699、999元這樣的低價,小辣椒手機仍然盈利。
小辣椒的驚爆價不禁讓業(yè)界疑慮,若如此,小米手機1999元的售價,真的利潤只有百分之十幾嗎?
一名業(yè)內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盡管從配置來講,手機采購部件有國內生產和國外生產之分,但以屏幕來舉例,其材料成本并無差異,而國外所謂的高技術含量屏,只是研發(fā)投入的增加,但隨著量產的增大,研發(fā)投入的成本基本攤平。這也意味著,國產屏與進口屏的采購成本差異并不大。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稱,手機制造產業(yè)鏈的利潤空間是較為灰度的,不同的元器件可能因為細小的差異而造成利潤率的不同,以手機電池為例,國內行情是1500毫安不超過15元錢,差不多是按每100毫安1元來定價,電池容量以及進貨渠道的不同,可能因為這1元的差異,而影響該元器件6%的利潤率。
此外,采購成本的差異還與時間緊密相連。雷軍近日以小米手機采購價來證明小米手機成本的做法也同樣遭到了質疑。
有業(yè)內人士稱,手機制造業(yè)遵循摩爾定律,手機元器件較PC來講更是產品更迭快,相應的產品的元器件價格也縮水較快。而雷軍拿出的小米手機采購價格是去年生產的采購價格,不要說一年,就是三個月,采購價格也會縮水。這也就是說,雷軍在用時間差來遮掩小米手機的利潤真相。
有觀點認為,小米手機在去年出世后以高性價比來贏得用戶口碑的策略是值得肯定的,相比傳統(tǒng)的手機銷售鏈條,小米以互聯(lián)網作為營銷渠道,大大削減了傳統(tǒng)手機多層代理機制所造成的成本,因而有更競爭力的價格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小米手機真的不賺錢。而在互聯(lián)網公司大舉涉足手機的潮流下,小米原有的價格定位策略已變得不具有可持續(xù)性。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yè)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