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家電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內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家電企業,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在前三十年,中國的家電營銷經歷了價格戰、廣告戰、品牌戰,一直到現在的概念戰;在未來三十年,家電市場的競爭方式必然發生諸多變化,究竟哪一種將占據主導地位?
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上,營銷似乎可以代替一切,但當營銷演繹到極致之時,競爭便會回歸到企業經營的本源——“產品”上來。盡管企業經營是以營銷為導向,但營銷必須要從產品做起,而產品的核心是技術。
家電發展的三十年,是產品從單一化到多元化,再到全產業鏈構建的三十年,這是現今各大企業的主流競爭模式,而企業要實現全產業鏈的競爭格局,其核心來自于企業是否擁有核心技術為全產業鏈做支撐。企業不斷地調整結構以應對市場競爭,這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而技術全產業鏈的建立,則是家電企業發展到今天最具優勢最有效的競爭砝碼。因為一個企業只有擁有技術全產業鏈,才能贏得未來更長遠的發展。
究竟什么是技術產業鏈?簡單來說,技術產業鏈是以技術創新為基礎,以此支撐起企業全產業鏈的一種體系。這種創新,不單單指企業在某一單品上、某一材料上的創新,而是360度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從橫向來看,是在每一種涉及產品上的技術創新;從縱向來講,包括上游原材料在內都要擁有技術創新。
以長虹為例,長虹在上游等離子核心技術方面的突破,實現了“屏+整機”的全產業鏈技術創新,打破了外資企業控制的屏與上游原材料的技術格局,其主導的等離子屏,90%的核心原材料可以實現國內采購。長虹自主研發的中國軒轅TVOS智能電視,不僅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智能家電的操作系統,更是一項核心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就縱向而言,該項技術從小處著手對產品進行分解,使得技術創新能夠滲透到每一個產品的每一個配件中,甚至每個操作系統軟件中。同樣,在變頻壓縮機技術上,長虹控股的華意壓縮機股份公司,近幾年,更是不斷地向上游核心部件創新突破。例如華意創造的“高效技術”:在機械、電機、輸氣、應用匹配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擁有高效軸承、吸氣消音器、閥組等5項發明專利,壓縮機能效持續保持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而在變頻控制、可靠性設計、降噪減振等領域打破行業技術壟斷,擁有5項專利;在輕型技術上應用數字化仿真分析技術,滿足壓縮機的小型、高效、低噪、可靠性等技術要求;在環保技術上,產品全部應用R600a工質,實現全無氟化,制造過程應用節能環保新工藝。從而
打造出以中國自主研發為核心的變頻技術創新中心,推動了中國變頻壓縮機在技術創新上的良性發展。
正如很多人也許會疑惑:iPhone為什么如此暢銷?當你手中拿著一臺iPhone時,也許你便會恍然大悟,你會為它的精致感到驚訝。iPhone4的手機屏幕和背面使用的材料和直升機、高速列車的窗玻璃是同樣的。它的不銹鋼邊框、微米的SIM卡插槽,甚至是一個螺絲上的設計,都在尋求創新,這也是蘋果產品能夠深入人心的根源所在。iPhone價值所在體現在技術創新,并且是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而不是單一技術的創新。在科技產品日新月異、電子產品不斷更新換代的今天,從每一個細小的原材料的創新,到核心技術上的創新,到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這種“蘋果精神”正是中國家電企業需要學習的。
我國家電行業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我們沾沾自喜時,更應該清醒地認識道,我國是家電大國而不是家電強國,能夠擁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靠的是低廉的原材料和勞動力。而在全球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低成本早已失去了競爭優勢,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要想在全球市場上立足,要想實現從家電大國到家電強國的跨越,始終走在世界的前沿,中國家電必須以技術作支撐,構建“技術全產業鏈”才是最好的法寶。
(洪仕斌,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產業經濟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