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保障房的建設已經開展的如火如荼。而在這項重大民生工程的背后,也有著許許多多的民生關聯事務,同樣需要關注,因為一樣會牽動著落戶保障房居民的心。例如家用電器等,家用電器現已經成為生活必須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保障房的居民所以同樣有一定的需求,但怎樣讓“有質量保證、有售后服務、又節能環保,又價廉物美”的家用電器產品落戶到保障房內,這就需要各個價值鏈進行有效的工作推進?
根據筆者到一些二三線城市調研發現,很多保障房的居民,受價格高低、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使用的都是一些雜牌的電器。這些雜牌電器不僅在使用安全方面無保障,在售后服務方面也不夠完善,價格也并非一定便宜。記憶猶新的在“家電下鄉”那段時間,一些家電企業應運而生,而伴隨著家電下鄉政策退出,那些家電企業紛紛抽身而回,造成很多家電產品,一夜之間沒有了售后維修和保障。所以前車之鑒,如再讓“無質量保證、無售后服務”的家用電器進入保障房內,就會讓民生保障工程沒有了保障,不僅坑害了落戶保障房的居民,還要國家為其種下的惡果埋單。如果能為保障房的居民,集中配置安全有質量,又價廉物美的品牌家電,則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民生工程的質量。
在綠色環保的今天,如讓一些品牌家電進入保障房,可以說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約資源。我們知道,很多雜牌電器,受技術、資金等限制,產品基本達不到能效標準,在使用過程中非常耗電,購買者就需要花費相對較高的用電成本,這對保障房的居民來說是一項負擔。而一些品牌家電都具有節能型功能,并且能達到國家節能標準,也為保障房居民與社會降低了能耗。例如按每套保障房,配置4臺能效比達標的品牌家電,在運行過程中,1天只要省0.1度電,那一個月算下來,能節約多少度電,一年下來并按全國計算起來,相信能節約一座“三峽大壩”所發的電。因此,有質量、節能型家電進入保障房,不僅能替保障房的居民降低用電成本,也能為國家節能減排貢獻一份力量。
品牌家電進入保障房,也能讓家電采購價格透明化、合理化。現今,保障房由于沒有大批量的家電采購,選擇的都是區域式小批量采購,或者保障房居民自行購買。這兩種采購由于價格不透明、獲取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很容易產生灰色收入,發生腐敗現象,或者售價過高的現象。如果采取公開招投標、集中配置、批量采購等方式,讓像長虹、美的、海爾這樣的大型家電品牌進入保障房。并且廠家讓點價(規模下的成本壓縮),國家拿出一些財政補貼,保障房的居民就能以一個較低的價錢,買到既安全又節能有保障的品牌家電。同時,也能截斷了其中灰色收入的來源,并且有效降低保障房居民的購買成本。
綜上所述,讓品牌家電進入保障房,不管是從綠色節能環保,降低保障房居民使用成本與購買成本,或者是對消費者售后保障等方面而言,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因此,如讓品牌家電快速落戶到保障房內,可以說是為保障房這項重大民生工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洪仕斌,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產業經濟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