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媒體報道,目前隨著政策紅利的消退及經濟形勢的愈發嚴峻,大部分家電企業對市場前景感到擔憂,紛紛期盼政府出臺相關刺激政策。家電企業這樣緊盯政策有何問題?《第一家電》特邀家電品牌戰略專家、帕勒咨詢董事羅清啟為我們解讀。記者 朱江華
期冀政策不如苦練內功
記者: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家電企業都在期盼著政府繼續出臺這種刺激消費的政策,包括之前我們也知道有一些政策在去年已截止了,您如何看待家電企業期盼后續政策出臺的愿望這件事呢?
羅清啟:我不太認可要政策方式,因為這是一種比較浮躁的心理,現在全球有困難,不是中國有困難,應該講中國的經濟增速、經濟運行的質量、經濟的繁榮程度,我覺得在全球大的經濟體里面都是最好的。
記者:您剛才提到企業需要從分析市場,您覺得今年的市場是怎樣的呢?您給分析一下?
羅清啟:現在大家都聚焦2012,感覺2012的壓力比較大,我覺得視野還是有點短。中國要進行城市化。城市化意味著什么呢?剛性的需求肯定是存在的,是持續的。所以, 2012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好。
記者:隨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的政策,有的地區已經結束了,有的地區會逐漸結束這些政策,然后房地產市場又不是特別的景氣,有人就唱衰2012,說是一個災難年,您覺得中國家電的機會在哪?
羅清啟:企業家有這種想法,我認為不太應該,為什么不太應該,這不是企業家想的東西,證明了是一個浮躁心態。原來的政策像打針一樣,什么人感冒了,打一針治感冒的藥。我們直接去刺激這部分需求。像房地產調控,大家感覺很擔心,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為什么呢?我們有保障房。商品房調控的時候,保障房的開工面積是很大的,這個量很大,怎么可能不好呢。
靠政策活著有弊端
記者:您剛才提到家電下鄉,我知道家電下鄉政策對家電銷售的拉動作用是相當大的,從產業發展的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家電企業未來的增長點在哪里?您覺得企業應該怎樣把握這樣一個機會?
羅清啟:把握機會還是要創造需求,無論從城市、農村的現代化,還有大量的新需求。其實企業好不好,跟政策沒有什么關系,當然政策有一定的幫扶性。你的成敗跟誰有關系?跟用戶有關系,企業怎么去抓需求。
記者:政策其實只是一種輔助的措施,企業還應該從本身做起,去研究市場,去強壯自己的企業。
羅清啟:現在家電業嗷嗷地要求要政策的概念有點像守株待兔,自己的能力就那么大,非要坐到那個地方,讓兔子來撞樹樁,兔子怎么會去撞樹樁呢?假如兔子出現了問題,反之你也出現了問題。其實很多兔子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你應該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找。二是你要研究捕捉兔子的機會和能力,不能用一條路走到底,我認為這是不行的。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