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項目正式投產、而同時友達昆山第8.5代LCD面板生產線獲批,兩則消息讓國內液晶電視行業興奮不已。加上已經投產的京東方8.5代線、已經動土的三星7.5代線和即將動工的廣州LGD8.5代線,在一段時間后,國內將出現5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線。
熟悉液晶電視的朋友都清楚,液晶面板占據了液晶電視成本的70%以上甚至達到80%,而面板一直被日本、韓國和臺灣企業所壟斷和控制,而即將迎來的五條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線,將有望解決一直以來面板采購受制于人的現狀。
不過面對五條面板線的上馬,不少人提出了未來國內面板界“供大于求”的產能過剩的擔憂。不過面對這些生產線的上馬,筆者擔憂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CRT該何去何從?
夕陽下的CRT
盡管說CRT已經滅亡、CRT已經全面淘汰的說法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不切實際,但是不可否認平板電視正在逐步取代CRT的市場。
與液晶電視相比,CRT電視受顯像原理的限制,尺寸越大,需要的顯像管越多,尺寸也就越厚,所以目前CRT電視最大的尺寸為34英寸,遠遠不如液晶電視大屏幕的觀賞效果。而液晶電視纖薄精美的外觀、震撼的大屏幕播放效果使得CRT電視顯得“老態龍鐘”,在銷售量上節節敗退。
如果說早期液晶電視、等離子等平板電視未能對CRT市場造成實際沖突是因為價格過于昂貴的話,那么當平板電視市場份額逐步加大,面板成本逐步降低的時候。越來越廉價的平板彩電對CRT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沖擊。目前國內外資品牌基本退出了CRT電視領域,只有三洋在部分二三線城市還能見到。
而從2006年起,液晶電視市場增長率為200%,接下來的幾年平板電視均處于高速發展狀態。雖然到2009年的78.71%的增長速度有下滑,但是背后是平板彩電基數的幾何級的增長。CRT更多地靠三四線市場維持越來越少的市場份額。
CRT殘存的動力
盡管平板電視普及速度迅速,不過CRT龐大的基數也依舊存在的一定生命力依舊不能忽視。以2007年為例,CRT的出貨量依舊有3000萬以上,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同期平板銷量僅有780萬規模。雖然這幾年一線停產了CRT電視,二線也只是少量維持,但是依舊不能忽視這么多年CRT積累的龐大用戶量。
無論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的措施對于彩電市場的促銷力度有多大,我們看到眾多CRT用戶更新換代的速度并沒有達到廠商們得期望。
電視節目畫面乏力,在四五年前的2007、2008年的平板電視賣場,“準高清”、“全高清”、“Full HD”等字眼就充斥著各種電視廣告。而事實上,無論是52寸的大屏幕還是26寸的迷你彩電,物理分辨率絕大多數都能夠達到720P甚至1080P的要求,而現場演示的各種高清演示畫面更是讓顧客們充滿了進入“高清時代”的沖動。
不過實際上,國內標清節目的質量讓無數充滿高清期待購買了平板電視回去的人大失所望。不僅畫面離賣場細膩如畫的畫質想去甚遠,而4:3節目比例的電視節目在16:9的平板電視上的拉伸問題,更是讓各種節目一律變肥變寬。
另外一方面,農村市場收入相對而言依舊偏低。彩電作為家中的重大電器采購,不會輕易更換。尤其是當家中CRT尚能夠滿足使用的狀況下,只有才遷入新居、兒女嫁娶時,才會考慮添置或者更換家中彩電。這也導致了平板電視在農村市場增長速度不如預期。
CRT何去何從
當然,不管CRT能夠殘存多少年,平板取代CRT依舊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不過當前眾多CRT常見依舊在生產的生產量以及眾多經銷商的庫存,再加上更新換代下來的舊彩電,將面臨下面種種問題。
剩余生產力的消化,雖然一線品牌都已經基本停止了CRT的研發和生產,不過還是有不少國內企業依舊在生產CRT彩電。如果在市場日益收縮的市場中搶奪剩下的份額,消化生產是擺在不少企業的當務之急。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