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家電行業來說,2011年是落實“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不平靜的一年。在國際上,2011年初遭遇日本大地震與核泄漏事件,下半年遭遇美債和歐債危機,全球總體經濟形勢萎靡不振,大宗原材料價格波動極大;在國內,人民幣升值、信貸緊縮、房地產市場低迷、成本壓力上升——綜合來看,2011年中國業面臨了極為復雜的經濟形勢。
因此,在經歷了超高速增長的2010年,中國家電行業對2011年的市場發展充滿了希望,但是,全年的市場走勢前高后低,市場規模在繼續發展,市場增速大幅放緩,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生產、銷售增速明顯放緩
1.下半年家電產品產量增速放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0月冰箱、冷柜、洗衣機產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除微波爐仍未擺脫負增長外,度過旺季的空調10月首次出現3.8%的負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冰箱產量7420萬臺,增幅19%,由于重復計算、統計口徑差異等問題,統計數字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經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初步核算,產量應為6300萬臺左右,增幅8%~9%。1~10月空調產量12115萬臺,增幅29%,經初步核算,產量約為9500萬~9700萬臺,增幅20%。1~10月洗衣機產量增長16%,電熱水器增長34%,相對偏高,微波爐產量則下降了3.5%。小家電中,電風扇產量增長10%,吸塵器增長3%,電飯鍋增長7%,電熱烘烤器具產量下降4%,冷熱飲水機產量下降2%。
2. 拉動內需政策邊際效應遞減
過去幾年,中國實施的拉動內需政策對家電業應對金融危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政策在一定時期內促進了消費,也透支了一部分未來的購買力。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使農村家庭家電普及走上快車道。在持續幾年普及率大幅上升后,2011年的上升速度趨于平緩。山東、河南、四川三省12月起停止家電下鄉補貼后,預計2011年12月份全國家電下鄉銷售的增幅將進一步下滑。
其他消費刺激政策也面臨類似狀況。家用空調節能惠民工程于2011年5月31日正式結束,標志著政策的刺激強度和效力已經在減退。
2. 城市家電市場增長不盡如人意
近兩年,在國家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新政策影響下,部分消費者觀望情緒濃重。2011年政策更加趨緊,個別城市限購令嚴格實施,甚至出現限制銷售的措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10月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雖同比增長9%,但增幅比1~7月的13.6%大幅回落,北京甚至降低了30%,為10年來最低點。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城市家電市場銷售也不盡如人意。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24個重點城市的家電零售市場監測數據顯示,1~10月各類大家電銷售量同比全部為負增長,其中冰箱銷量下降18%,洗衣機下降9%,空調下降12%,熱水器下降16%,彩電下降6%,銷售額除空調外也全部下降。
出口保持增長 增速大幅回落
1. 1~10月增幅逐月下滑
2011年1~10月家電業出口額397億美元,增幅19.4%;10月當月出口額36億美元,增幅13.7%。2011年1~10月家電業累計進口額26億美元,增幅11.6%;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423億美元,增幅19%;貿易順差371億美元,增幅20%,增幅繼續下滑。
2. 1~10月出口增長主要依靠空調業支撐
2011年10月,大家電中空調、冰箱出口量繼續出現環比12%和1%的下降;大宗出口小家電產品中,個人護理器具、電熨斗、未列名電熱器具、電烘烤器具當月出口量環比分別下降9%、5%、3%和1%。
盡管空調8、9、10月出口量持續下降,但1~10月累計出口量、出口額分別達到3996萬臺和85億美元,同比增幅仍達24%和39%。加上未裝制冷裝置、空調壓縮機及空調零部件,空調業出口額合計1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空調業出口占全行業出口總額的比重31%,比上年同期高出3.2個百分點。
1~10月冰箱累計出口量增長3.3%,洗衣機增長16.3%,冷柜增長10.2%,微波爐下降0.6%,制冷壓縮機增長17.7%,增幅均比2010年同期大幅回落。
小家電中,食品加工機、未列名電動器具、咖啡機/電水壺、未列名電熱器具等1~10月出口量增幅低于10%;吸塵器、電動剃須器、電熨斗、電吹風、電烘烤/燒烤器具、電烤面包器均出現負增長;電風扇、取暖器、電飯鍋、飲水機出現兩位數增長。除電風扇與電取暖器外,其他產品增幅大大低于2010年同期。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