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年前,互聯網企業的跨界競爭已開始地影響到整個家電行業。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感覺到,如果要應對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侵入蠶食以致沖擊顛覆,就必須抓住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構建基于互聯網發展模式的盈利能力,搭建基于互聯網發展模式的基礎平臺,提升基于互聯網發展模式的運營效率和效果。
這種向互聯網企業的轉型相當于重新構建整個長虹的結構。新業務的不確定性在引發的經營風險的同時,也可能讓集團面臨很大風險。但是這種轉型的益處也顯而易見,長虹可以在互聯網對家電產業的沖擊中占有主動,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依靠智能化產品提升競爭力,增加公司市場份額和收益,在巨大的互聯網產業市場中分一杯羹。
趙勇非常清楚,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支持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為了彌補現有人才儲備缺乏互聯網基因,軟件開發人員儲備不足,缺少豐富互聯網意識的人才缺口。長虹集團全面加強對互聯網、智能產品研發等領域的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實現軟件研發團隊規模的快速、有效突破,確保公司在互聯網轉型中的發展要求。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并控制互聯網轉型帶來的風險,趙勇持續研究和推進長虹業務與商業模式,成立了與互聯網業務相關的機構,按照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的產業結構,有針對性地實施轉型升級——建設云平臺,搭建互聯網的運營平臺及建營銷信息化平臺、電商服務平臺。強化現有終端產品的智能化,拓展新型智能終端,推出系列智能產品,并不斷加強終端的協同,形成系統解決方案。
作為領導者,趙勇相信在應對“后PC”時代家電產業的變化中,智能化是家電產業發展的拐點和趨勢。從而決定將長虹智能戰略的重心放在家庭互聯網,以人為中心,做強智能終端,開放數據接口,為消費者提供越來越智慧的終端及服務。
在打造新商業模式的過程中,趙勇非常看重聯盟的重要性,長虹在發揮公司硬件資源優勢的同時,積極尋求軟件、網絡方面的合作,構建開放的家庭互聯網平臺,以開發的心態吸引硬件廠家、軟件第三方開發力量、互聯網內容提供商以及參與價值創造的消費者來共同打造家庭互聯網的生態。
雖然目前智能化家電面臨諸多挑戰:產品技術標準缺失,市場消費者認知度低,產品售價高體驗差,全球智能冰箱市場也在近年來呈現出“叫好不叫座”的走勢。但經過深思熟慮,逐漸加強的信念,讓趙勇在智能化互聯網戰略與當前的產業之間選擇了前者,通過掌握底層技術與制定行業標準方面的努力,掌控家庭互聯網產業話語權,實現價值鏈最大化。(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