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是電商老大,京東之前多次挑戰阿里,以此希望在交戰中實現規模、品牌的成長,形成電商領域老大老二雙頭競爭的格局。但無果而退,阿里的規模和集群效應越發強大,對京東等其它電商形成強勢“擠壓效應”。
筆者認為,京東上市是2014年互聯網的一個最重大標志性事件,將顛覆原有的傳統電商格局。
京東上市沖擊最大的是阿里,不僅表現在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品牌利益相關方對兩者的預期和信心。
在京東上市后,劉強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京東超過阿里是必然的?!暗讱鈦碜杂脩趔w驗。如果我們未來十年,保證像過去一樣,用戶體驗好于阿里,超過它一定是必然的”。
劉強東把阿里比成上島咖啡,是加盟模式,品質得不到保證;京東是星巴克的直營模式,品質和體驗有保證。
在筆者的印象中,劉強東如此有底氣的直接叫板阿里和馬云,歷史上估計還是頭一遭。
還在2013年,阿里是中國賺錢的互聯網公司,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京東還處于虧損的泥潭之中,估值不超過100美元。
京東能否超越阿里?這個提法在2013年想都不會想,但現在成為一個話題??梢娨荒曛畠龋讼碎L,投資者、消費者和公眾對京東的預期變化之快。
多年以來,劉強東面對阿里系無計可施,其重資產模式一直被馬云輕視甚至忽略,投資人普遍不看好京東IPO。此次IPO后,估值接近300億美元,何以半年時間就能翻了一倍還多?
唯一原因是騰訊入股京東,京東巨額流量導入的預期,瞬間打開增長空間,由此強悍的將京東推向阿里的競爭對立面。
當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交戰時,臺下的觀眾怎么會認為一方的價值和體量會弱很多呢?
今年3月,騰訊入股京東約15%的股權,并在后者上市時追加認購5%的股權,從而與京東綁在一起。作為代價,騰訊電商旗下的QQ網購和虧損的易迅等電商部門以及配送團隊將整合到京東。
阿里是電商老大,京東之前多次挑戰阿里,以此希望在交戰中實現規模、品牌的成長,形成電商領域老大老二雙頭競爭的格局。但無果而退,阿里的規模和集群效應越發強大,對京東等其它電商形成強勢“擠壓效應”。
在這種“擠壓”下,阿里的用戶規模、行業生態及移動端上都占絕對優勢,在傳統競爭模式中,京東在實物品類上搶占阿里的份額已經非常困難,實現超越更是天方夜譚。
移動互聯網給了京東一個彎道超車的絕好機遇。劉強東曾坦言,京東移動互聯網戰略沒有亮點。但在與騰訊合作后,瞬間打開了京東的移動互聯網增長快通道。
騰訊是中國幾乎唯一持有移動互聯網門票的公司,,未來微信開放一級入口給京東后,在前端起到導流和推薦的作用,加上京東擁有完整的倉儲、配送能力,能夠在移動端延續PC的優勢體驗。
這就是劉強東所說京東將超越阿里的基本邏輯吧!
這個邏輯是否成立?能否實現?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是這種戰略對攻邏輯的提出是非常漂亮的。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劉強東一直被當當李國慶困惑?,F在,他通過移動端這個錨,鎖定了重量級對手:阿里,以此向投資人、消費者和公眾證明京東未來的成長空間。(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