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家電基地異軍突起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更新時間: 2011-12-05 08:21 老合肥人都知道,合肥有兩條主干道:向北榮事達大道和向南美菱大道。1994年,需要改造的徽州路面臨資金困難,合肥本土家電企業美菱公司捐資修路,合肥市政府遂將此路更名為“美菱大道”。1997年,合肥市政府通告,兩條新擴建后的道路恢復原名。
出讓與收回道路冠名權,見證的不僅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更是一個城市的產業變化。如今,合肥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四大件白色家電產量已躍居全國三大家電產業基地之首,2010年其家電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四大件產量4224萬臺(套);品牌方面,擁有3個國際品牌,8個國家級名牌,品牌聚集度高居全國首位。
抓住家電產業轉移新需求
合肥家電基地異軍突起,折射的是沿海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一個突出案例。
今年1-10月,合肥規模以上家電企業完成工業產值944.8億元,同比增長49.8%,完成產量5068.2萬臺(套),同比增長41.4%。目前,合肥生產的家電已占據全國近25%市場份額,產量和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
“幾年前,如果問起中國家電制造基地在哪里時,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會說:北青島、南順德,中合肥。再向前十幾年,則只有青島和順德,還沒有合肥。而從去年開始,已經變成了合肥、青島、順德。”合肥市家電協會會長李魯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在產業轉移和新區域政策大背景下,先天區位、產業基礎等優勢已不再是招商引資主要看點,相對而言,配套基地建設、產業集群式引資戰略,以及投資環境等軟實力,才是產業選擇落戶的重要因素。”格力電器(行情,資訊)(合肥)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長牟文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合肥本土家電企業只有美菱和榮事達,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海爾、美的、格力、三洋、長虹、尊貴、京東方等國內外知名家電企業入駐,形成了與本土家電企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李魯北介紹說,隨著這些企業入駐,也帶動了為之配套的核心零部件產業發展。目前,合肥已經形成了從家電研發到零部件制造、整機組裝、物流、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基地邊建設邊升級
“對我們來說,不是看區域半徑,而是看市場和配套能力。”合肥三洋(行情,資訊)公司董事長金友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企業抓住研發主動權,做好細節,與供貨商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合作,是家電企業未來出路,而對于生產基地來說,主要是配套能力。
“這些年來,我們就是按照產業鏈去招商,缺哪塊補哪塊。”合肥市經信委副主任余崗說,合肥在產業配套建設基礎上構筑起完善產業集群,并進一步通過產業集群“筑巢”,引來塊頭更大、實力更強的“金鳳凰”,而隨著集群式引資戰略推進,更多企業入駐后,合肥開始通過設定政策進行有選擇性招商引資。
目前合肥家電的核心配套件當地配套率達40%,已經穩居國內第一。而根據合肥“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合肥家電產業總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冰箱壓縮機、空調壓縮機、洗衣機電機、彩電液晶(等離子)顯示器等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達85%以上。
當然,產業配套只是其一。
國家級家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家電信息(檢測)中心、國家級家電回收中心,以及國家級家電產業物流倉儲中心,已先后落戶合肥。2010年年底,首個家電國家級質檢中心也落戶合肥;與此同時,包含6個專業工作部和13個專業實驗室,全國第一個黑、白兩系列家電國家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開建。
“以后,安徽所有地區的家電企業都不必再為了給產品貼上認證標簽而東奔西跑,質檢中心落地后,將為安徽帶來產業聚集效應,這將使合肥在行業內擁有更多話語權。”余崗說。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