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的優勢,讓眾多消費者對電商的營銷活動仍趨之若鶩。以家電產品為例,目前實體店所銷售的每一款商品,在網上基本都能找到,不僅價格低于實體店,且電商同樣承諾負責配送、維修等售后服務。這看起來似乎是筆不錯的買賣,集優惠、便利于一體。
但是,網上的低價是否真的能買到和實體店同等水平的產品和服務?事實上,雖然品牌商聲稱線上線下“一視同仁”,卻有很多客人發現:線上購買家電時,售后服務總是“缺斤少兩”。
案例:
今年7月份,家住杭州大關的謝先生反映,他在京東商城買了一臺奧克斯空調,奧克斯客服將安裝工作委派給位于拱墅區的威銘制冷服務部,他通過該服務部電話預約了安裝時間,但工作人員一直未上門安裝,他多次致電服務部,電話均無人接聽。
而在退換貨和維修環節上,問題就更多了。
電商和生產廠商來回“踢皮球”的情況時有發生:生產廠商稱“網上購買的產品不在廠家負責的范圍內”,應按三包規定的“誰銷售誰負責”條款找銷售商解決;電商則以“沒有售后維修人員”的理由把消費者又“踢”回廠家。
配送、安裝、維修成為電商售后服務“硬傷”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年Q3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細節服務依舊是用戶投訴熱點問題,網購家電節能補貼、賬戶安全成為新的熱點投訴問題。其中,投訴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領域,占總體投訴的54.3%。此外,用戶對配送速度滿意度仍然較低,僅為21.3%。
在消費者對網購家電所反映的情況中,主要有三大問題:物流配送遲緩、安裝預約周期長、退換貨和維修難以保障。
每到電商促銷活動時節,訂單“井噴”,物流“爆倉”,往往會延誤商品的送達時間,此外,由于很多電商沒有負責電器安裝維修的專業團隊,這方面工作還是要交由生產廠商負責。如果由電商全權負責和廠商預約安排,在和兩邊溝通的過程中會花費較多的時間;而如果由消費者自行與廠商聯絡預約,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徒增麻煩。
案例:
今年十一期間,廣東的李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戴爾電腦,簽收后發現電腦硬盤被使用過,且電腦頻繁出現死機。他說,他向電商要求退貨,對方讓他找戴爾開檢測證明;去找戴爾,戴爾了解到他的購買渠道后,表示不予開具檢測證明。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理論上,經銷商負責銷售和退換貨,但產品有無質量問題、是否符合退換貨的標準,要由生產廠商鑒定。但生產廠商對“特殊渠道”銷售的產品不予開具檢測證明,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
購買渠道不同,決定服務質量不同?
通過電商渠道購買的產品,為何會在售后環節遇到這么多尷尬?難道生產廠商對于商品的售后服務,也是視銷售渠道的不同而區別對待嗎?
記者咨詢了索尼、三星、海爾、美的等電器品牌商,得到的答復均是他們對實體店和電商銷售出去的產品都是“一視同仁”的,“只要是在正規渠道銷售的產品――不是水貨之類,消費者能拿出發票和保修單,就能享受和實體店一樣的售后服務。”索尼方面的相關負責人說。
不過,代理商多數沒有專業的售后維修團隊,所以代理商經銷的商品,銷售和售后服務總是脫節。很多生產廠商已在其官方網站上開辟線上商城,積極拓展自己的線上銷售渠道。海爾客服人員表示,線上線下所銷售的產品都可享受同等的售后服務,此外,比起在其他線上代理商處,海爾產品在自己商城的價格更加優惠。
有品牌商對線上銷售的安裝配送提出質疑
不過,也有品牌商對于電器的線上銷售提出了一些顧慮。格力集團的負責人曾在媒體上表示,電子商務仍然不成熟,而空調產品又比較特殊,上門安裝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合格的搬運和安裝,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售后維修。因此,在目前網購不成熟的前提下,他們不準備推動空調產品的網上銷售。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