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董明珠執掌格力電器后,“空調一哥”何去何從早已為業界拭目以待,如今頂著“千億”光環的格力電器,再度引發業界對其千億業績猜議。
一位行業權威專家對格力千億營收態度有所保留,該專家向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格力的千億收入靠企業自己是實現不了的。”悠悠一句話里卻道出令人遐想的空間,“但在朱江洪時代千億目標已被提出,到董明珠手里她又必須讓這個目標實現,自己完成不了,那就壓給渠道來實現”。該專家一語道破天機。
空調企業向來都有一條生存法則,即渠道提前打款再提貨,即使渠道利益與企業利益捆綁的格力也不例外。如果格力千億是靠渠道來支撐,那么在去年格力工廠出貨量增長的前提下,到目前為止,格力應該存在巨大渠道庫存。
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中怡康在一份空調行業數據分析報告中指出,預計2012全年空調行業仍為負增長,銷量下降10.5%、金額下降6.4%。由于銷售低于預期及部分企業為保證業績等,目前空調市場庫存量仍比較大,甚至某些企業的庫存量(工廠+渠道)超過了1000萬臺。
雖然中怡康分析報告中未明確指出有1000萬臺庫存的空調企業是誰,但上述權威專家分析認為,“這么巨大的庫存必定是存在于龍頭企業身上,如果是前幾年,首先想到的就是美的,但美的在2012年出貨量下降,一直執行‘去庫存化’策略,那么這1000萬臺庫存很可能就是格力的”。
中國家電網記者也從另一家調研機構奧維咨詢得到證實,奧維咨詢白電研究總監韓煜向記者證實了格力1000萬臺庫存的存在。韓煜認為,雖然格力一直強調在制冷領域里的多元化,但從其目前的產品來看,單一的空調品類在遭遇2012年的寒冬后,讓工廠和渠道同時面臨銷售壓力,格力電器報表上雖然體現出千億營收業績,但卻面臨渠道風險,格力眼下要考慮怎么幫助渠道盡快消化庫存。
董明珠手中的千億格力,也被身為競品的同行企業密切關注。廣東某知名空調企業人士對格力電器以及董明珠作了一番透徹分析,該企業人士向中國家電網感慨,“中國企業沒必要你爭我爭,爭第一”,言下之意董明珠爭第一的好勝心較重。
該人士說,去年朱江洪卸任董明珠執掌格力期間,與珠海市國資委起了小摩擦,董明珠作為國有企業的人要保住“地位”,就要維持和實現早已設定的企業目標,要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
“航空母艦已經開出去了,作為船長,只能前進不能退”,上述企業人士用這個比喻形象的形容董明珠的擔子。而對于格力已然實現的千億業績,該人士說,“報表是可以做出來的,格力可以讓分公司承擔壓力,但泡沫很大”。
踏過千億門檻,到2015年,格力要實現2000億目標,在該企業人士看來,“格力的企業目標一個個不斷被神話出來,而光靠空調來完成不太現實”。事實上外界看到,格力已經改變固步自封的做派,開始循序漸進整合新業務,2012年下半年,格力收購合肥晶弘冰箱,并全面在其專賣店進行銷售。
然晶弘冰箱未用格力品牌, “格力是不想告訴外界已在多元化,至少在格力品牌上,其堅持了它的專業化”。上述企業人士說。
在格力千億的目標中,渠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這個多年來由利益捆綁出來、以各地銷售公司形式為主的渠道體系,如今出現失控局面。2012年12月,格力電器二股東——由格力電器在重慶、河南、山東、北京、河北、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天津十大核心區域的經銷商控股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作出了減持行為。
盡管格力后來在各種場合解釋了減持原由,但上述企業人士認為,“資本市場難看出本質東西,二股東退場說明了格力渠道有些失控。格力要思考建立新的模式,讓分公司更容易掌控,要通過業務和渠道的變革,讓機體煥發新的潛能。”(記者 明彥華)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